标签:
股票 |
【壹高参】是壹私募网( www.esimu.com)研究中心出品的,全国首家对普通投资者开放的私募界信息内参。【壹高参】汇总了来自全国各地最前沿的60多家阳光私募、279多家各类型私募基金公司和600多位私募经理、私募操盘手的信息交流、传闻内幕和内参报告。
此外,【壹高参】还集合了研究员对1100多家上市公司的独家调研和来自公司内线的第一手信息。周一到周五,每日8:30分,准时刊登在壹私募网上(www.esimu.com),为您提供一顿丰盛的私募资讯大餐。
特别提示: 本内参来源均为互联网和公开发行的报刊杂志,仅供参考! 不作为买卖依据。
■
周三股指缩量整理。在经过前一交易日大跌后,股指围绕周二收盘点位展开拉锯战,两市成交量创出自10月以来地量水平。截至收盘,黄金股、电力涨幅居前,医药、锂电池概念跌幅居前,两市涨跌家数基本持平,18家涨停,1家跌停,沪指微张0.12%报收2813.45,深指微跌0.21%报收12310.4。
今日公布的11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5.2%,比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从各分项指数来看,呈现稳中略升基本态势。同上月相比,采购量指数、进口指数、从业人员指数、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下降,其余各指数不同程度上升,其中购进价格指数升幅最大,达到3.6个百分点。公布的PMI数据明显好于预期,说明我国经济恢复处于良性状态中,但是购进价格指数的升幅也让笔者不得不回到通货膨胀这个话题上来。在人民币升值和国内流动性过剩的大背景下,购进价格指数上升,由此带来了企业原材料成本上升,加上劳动力成本的快速上升,政府对零售价格控制,企业生产经营压力可想而知。
近段时间以来,一些宏观趋势已经发生变轨,引起这种变化的原因却并非来自宏观面,而是来自一些事件冲击,比如:美元长期下行的趋势虽然尚未变化,但欧债危机和朝韩冲突已经激发美元的一波强劲反弹,有美元指数为证;国内流动性库存充裕的大势虽然尚未变化,但货币政策的突然加力已经使流动性增量紧缩开始出现,有shibor利率为证;我国通胀长期化的趋势未变,但调控政策已经令前期上涨的多数商品价格短期迅速掉头,有各品种期货行情为证。在这样的背景下,单一的宏观研究可能对投资策略的帮助有限,因此,宏观研究需要转向事件研究,投资策略也相应需要从宏观驱动转向事件驱动。
当前驱动金融市场的两大事件——美元反弹和货币紧缩,在12月都没有消失的可能,新的事件冲击存在,但更有可能是与二者进行叠加而非对冲。因此,结论变得显而易见,12月金融市场的整体机会已经丧失了,剩下的只有结构性机会。剩下来的路只有一条,投资标的必须不受或者少受前述两大事件驱动的影响,每到年底,符合这一标准的投资标的有两个典型:一是重组,二是高送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