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组合与配置研究系列之三:单只基金也可实现资产配置
(2013-03-11 13:54:03)单只基金也可实现资产配置
(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 首席分析师 代宏坤)
基金倡导简单化的投资原则,投资者可以仅用一只基金也可以实现资产配置,进行分散化投资,而把组合构建的复杂过程交给基金经理,可把这类基金称为“一站式”基金。这类基金通常在不同的资产类别间(例如股票和债券),或者在某一资产类别内部(以资产规模、风格或者信用等级细分)进行分散化配置。投资这类基金能避免投资者的一些不当投资行为,这些行为可能会减少投资回报、增加组合风险。“一站式”基金在海外市场非常流行,吸引了包括用简单方式来储蓄退休金的投资者,以及管理其生活开支的退休人员。这类基金未来在国内会有较大的发展.
1.
2.“一站式”基金坚持分散化策略,实现自动再平衡,避免了投资者不当行为带来的危害。
两种类型
通常,投资者选择持有多只不同类型的基金(例如股票或者债券基金),来进行分散化配置,但是,一只“一站式”的基金也可以达到同样的分散化程度。不能说哪种方法更好,只是构建组合的两种不同方式。有的投资者喜欢一只基金的投资便捷性,而有的投资者喜欢自己动手构建组合。这种“一站式”基金通常有两种类型——目标日期基金和静态配置基金,这两种基金都能有效地帮助个人投资者进行长期投资,选择哪一种类型有赖于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期望的参与程度。
1. 目标日期基金
这种基金也被称为“懒人基金”、“生命周期基金”,本质上是一种混合基金。目标日期基金依据一个预计的退休年份设定初始资产配置,并随着投资者退休日期的临近,逐步地把资产向更保守的配置转换。在投资者距离退休尚有较长时间时,由于其风险承受能力高,基金经理会采取进取的投资策略,将大比例的资金投资于股票;在投资者接近退休年龄时,基金经理逐渐地把资金转至保守的资产上,如债券、定期存款或现金,以锁定累积的资产。目标日期基金很少需要投资参与决策,组合仅反映一个具体变量——投资者的预期退休日期,节省了投资者调整基金组合的时间及精力。
随着国内养老金入市的推进,可以预期未来国内目标日期基金会有较大的发展,以储蓄退休金为目标的投资者可以关注此类基金。目标日期基金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产生于美国,其资产的90%由美国养老金账户持有。伴随着美国养老金市场的发展壮大,这类基金管理的资产规模也迅速膨胀。2011年,美国目标日期基金的资产规模由2010年的3390亿美元增长到3760亿美元,增速达到11%。目前,国内仅有少量的目标日期基金,还处于探索的阶段。汇丰晋信2016是国内第一支目标日期基金,成立于2006年5月23日,是一只偏债混合型的基金,设定的目标日期为2016年。此后,汇丰晋信于2008年推出了汇丰晋信2026,这是一只偏股混合型基金,其他的类似基金还有大成2020。
需要注意的是,目标日期基金可能达不到投资者设定的投资目标。在任何时候,包括在目标日期之前或者之后,目标日期基金的投资都没有任何保证,也不考虑投资者的风险忍受度等其他变量。
2. 静态配置基金
静态配置基金,在整个投资期中维持股票、债券和现金等不同资产一个相对确定的比重,从进攻到保守可分为不同的投资风格,投资者可根据自身的状况进行选择。相对于目标日期基金,静态配置基金需要投资者的更多参与,因为这些基金的资产配置不会随着投资者的投资年限自动地改变。如果投资者期望参与程度更高,那么静态资产配置可能比目标日期基金更适合,因为该组合与投资者的个人风险忍受度和时间周期相匹配,但如果仅考虑基于时间周期的资产配置,那么目标日期基金会更合适。
随着一些基金公司逐步认识到进行资产类别择时的困难,静态配置型的基金在逐步的增多。长期以来,国内的混合基金普遍进行积极的配置,即便是一些平衡型的基金,也有这样的特征。可喜的是,这样的状况在逐步的改变。目前国内基金的发展在朝着两个极端的方向走,一个方向是走向更积极的配置,混合基金股票仓位的幅度大幅拉宽,相反的方向是一些基金产品的配置走向稳定,不在大的资产类别上进行普遍的择时,而是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股票、债券的仓位,通过优秀的选股能力来胜出。当然,这些不同的基金,都会有表现好的基金,投资者在面对这些逐步个性化的基金,需要确定自己基金配置的理念。
上面的两类“一站式”基金,能帮助个人投资者克服长期投资中的最大障碍——创建投资计划并持续地实施。对投资者行为的研究表明,要从大量的投资工具中进行选择,可能让投资者手足无措,根本无从做出任何决策,或者只是把投资分散于各种资产,而没有决策后面的战略性考虑。“一站式”基金的好处包括组合的分散化、通过自动再平衡进行风险控制,以及预先设定资产配置政策的便捷性。
三点优势
一只“一站式”基金也能确保在不同市场的分散化。投资者的一个普遍误解是:不能通过仅投资一只基金达到足够的分散化,持有跨越不同资产类别的多只基金才可使组合分散,复杂的投资能带来更好的成果,“一站式”基金是为那些缺乏投资知识者和新手设计的。然而,刻意的复杂可能招致投资失败,在不同类型、风格、行业的基金之间进行成功地转换并不容易,广泛的配置也增加了管理组合的复杂性。其实,“一站式”基金通过设定在股票和债券市场的配置比重,确保了投资组合的分散化。
使用“一体化”基金来实施投资策略,能够帮助投资者避免损害投资回报、增加投资风险的不适当的行为。资产配置是重要的,但投资者难以有效地坚持一个适当的配置。在认为哪种资产会表现好时,他们倾向于通过转换来把握这些机会,激烈波动的市场通常会影响一些投资者放弃他们仔细考虑过的资产配置。然而,试图抓住不同市场的机会妨碍了投资者实现组合的潜在回报,因为要把握住某一市场的高点和低点非常困难。一般的投资者很难持续性的有效择时,投资者不是紧紧抓住组合,而是重配那些表现好的市场,并在市场下行时离开表现不佳的投资。一只“一站式”基金让投资者避免根据近期的表现,在表现最好或者最差的市场间转换的倾向。
我们的研究表明,在维持组合的风险收益特征方面,与不进行再平衡操作的组合相比,各种再平衡策略都有很明显的优势,与目标资产配置的特征更为一致。与选择一个组合的目标资产配置的过程相同,再平衡策略涉及到风险和收益的权衡。例如,一个基金组合的目标资产配置是60%的股票基金(以中证股票基金指数为样本)和40%的债券基金(以中证债券基金指数为样本)。对2003—2011年间按照不同区间、不同偏离幅度的再平衡策略进行模拟表明:在组合的风险控制方面,进行了再平衡操作的组合及未进行再平衡操作的组合之间差异显著。未进行再平衡操作的组合,其股票基金平均比重为71.67%(表1),而实施了再平衡策略的组合,平均股票基金的比重在61%左右;按季度并以8%作为偏离度的再平衡策略,组合年度平均回报为23.27%,偏离度为20.69%。未进行再平衡的组合年度平均回报为20.69%,而偏离度达到了47.03%(表1),与各种实施了再平衡策略的组合相比,其波动性也是最大的。
表1:未实施再平衡操作导致组合风险增大
跟踪频率 |
月度 |
月度 |
月度 |
季度 |
季度 |
季度 |
半年度 |
半年度 |
半年度 |
未再平衡 |
最小再平衡偏离度 |
3% |
5% |
8% |
3% |
5% |
8% |
3% |
5% |
8% |
None |
平均股票基金配置比重 |
60.56% |
60.99% |
61.68% |
60.83% |
61.24% |
60.77% |
60.44% |
60.21% |
60.55% |
71.67% |
再平衡次数 |
18 |
11 |
6 |
14 |
10 |
6 |
10 |
7 |
5 |
- |
平均年度回报 |
21.15% |
22.20% |
22.36% |
21.44% |
22.10% |
23.27% |
14.83% |
14.31% |
14.70% |
20.69% |
年度波动率 |
38.27% |
38.79% |
39.40% |
40.21% |
39.21% |
39.73% |
33.67% |
33.14% |
33.80% |
47.03% |
数据来源: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 wind
再次重申
投资者能用几种不同的方法来构建组合,包括自我管理的组合,或者借助专业的投资顾问来给予指导。对于那些缺乏时间,但是能认识到资产配置和分散化、再平衡等风险控制技术重要性的投资者,“一站式”基金提供了一种简单的选择。这些基金根据目标日期范围或者预设的静态配置比重,在不同的资产类别间提供了广泛的分散化。
这些“一站式”基金能够帮助投资者消除组合管理中的一些障碍,例如投资者热衷追逐短期业绩好的热门基金的倾向,或者市场择时;每一只基金遵循严格的再平衡策略,以减少组合的风险暴露。这些基金的主要缺点是限制了投资者获得更高收益的可能。
“一站式”基金适合大多数投资者,满足其广泛的需求,例如退休养老或者大学学费储蓄。选择何种类型的基金,要考虑投资者对于参与组合构建和持续管理的意愿。此外,持有一只“一站式”基金,并不意味着投资者就不能持有其他的基金,也可以把“一站式”基金包含在一个更宽泛的组合中,但是这会增加组合管理的复杂性。
* * * * * * *
(本研究系列第四篇将在4月中证报专题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