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字的魅力

(2009-09-02 08:55:47)
标签:

追风筝的人

战争

父亲

悲剧色彩

玛丽雅姆

阿富汗

文化

分类: 个人观点

 

我一直不承认自己是一个感性的人,我只能在理智的世界活着而一个理智的人是不会有爱看小说,并时常为小说中的情节而哭泣的这种行为的。我想这就是文字的魅力。

这是一种无形开影十分抽象的力量,完全靠个人理解和想象,我觉得能够把文字写到让人理解并能够让读者产生共鸣的那种人,一定是一个感性与理性并存的大师,他能够在直接抒发情怀的同时,巧妙的布局,引人入胜。一口气读完了卡勒德·胡赛尼创作的两本描写阿富汗战争的书,我一向是个讨厌战争的人,对那些战火纷飞的电影都不会感兴趣,这次连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

《追风筝的人》是我看过的最让人无法忘怀的一本书,整本书看到最后让人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阿米尔没有从美国回来的话,他的身世将陪着世界上唯一一个知道的人,而长埋地下,如果没有阿米尔从美国回来的这点睛这笔,我想这本书不会有让人如此忘怀。

这是一本以战争为背景,着重描写亲情和友情为主的书,尽管爱情也有着墨,但是我觉得在描写爱情的同时,周围也穿插着浓浓的亲情,12岁的阿富汗富家少爷阿米尔与仆人哈桑情同手足。然而,在一场风筝比赛后,发生了一件悲惨不堪的事,阿米尔为自己的懦弱感到自责和痛苦,逼走了哈桑,不久,自己也跟随父亲逃往美国。 每当读到哈桑的那句“为你,千千万万遍”。我就会为这个充满悲剧色彩的人物悲痛不已。
 卡勒德·胡赛尼继《追风筝的人》大获好评之后,又有了另一部巨作《灿烂千阳》,还是一部读起来让人荡气回肠的书,不过这本书多了对战争和爱情的描写,战争让人失去家园的同时让人的命运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一部献给阿富汗女性的书,十五岁的私生女玛丽雅姆在经过母亲自杀后的情况下在亲生父亲和继母安排下成为了喀布尔中年鞋匠拉希德的妻子,生活在动荡年代的家庭暴力阴影下,战乱仍在继续,少女莱拉失去了父母与恋人,也被迫嫁给了希拉德,这是一个非常让人不可思议的家庭组合,两位女子的丈夫希拉德是一个卑鄙、阴险充满着丑陋灵魂的人物,他的年龄足可以当玛丽雅姆的父亲和莱拉的爷爷,却对两名女子经常施暴,尤其是玛丽雅姆在长期遭受毒打虐待忍无可忍的情况下终于奋起反抗,结束了希拉德的生命,然后像一个母亲一样保护着莱拉让她带着两个孩子离开,而自己已经进入生命的倒计时。文章最后的伏笔是,玛丽雅姆的父亲终于对女儿忏悔,但这对悲情父女一个在死前带着遗憾,一个在死前带着对人世间的眷恋,如果莱拉没有回到玛丽雅姆生长的地方,这封长长的忏悔信,将伴着两个离世的人而在尘世间腐烂。
文字的魅力是无穷的,它感染着每一个人。书写人生是一种美妙的情怀,它会为你曾经想记录下的人或事留下一个美丽的脚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