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苑杂谈》之二十七
隐忧之星
——评消炎药的乱用、滥用
熊光明
不知为什么,咱中国人最爱吃消炎药,而人们所吃的消炎药,又绝大多数为西药抗生素。不仅如此,医师们也喜给患者用抗菌消炎药,连中医师也不得不顺应潮流,照用抗菌消炎药。更为雷人的是,我国的医学翻译家为了凸显抗生素的重要性,竟然参与造星运动,将从国外引进的“喹诺酮”类抗菌消炎药命名为“星”。自八十年代初期首次引进命名“诺氟沙星”起,此后陆续造出了诸如“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沙星”、“洛美沙星”、“氟罗沙星”、“依诺沙星”、“培氟沙星”、“司氟沙星”、“芦氟沙星”、和“莫西沙星”等十多颗药品明星。这十多种抗菌消炎的星药,都是所谓广谱抗菌药,其作用大同小异。只是各品种对于各种细菌的抑杀侧重略有不同,因而被欧美的药学家接二连三地生产上市,又被我国一一引进,捧为明星。此外,还有三十年来争先恐后从国外引进的头孢类(如头孢唑啉、头孢他啶、头孢呋辛等共40多个品种)、氨基糖苷类(如阿米卡星、小诺米星、大观霉素等共10多个品种)、大环内酯类(如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利君沙等10多个品种)、青霉素类(如阿莫西林、哌拉西林、美洛西林等20多个品种)以及其他类(如林可霉素、克林霉素、替硝唑等二十多个品种)等大量抗生素品种。
可叹国人过于崇洋,对纷至沓来的众多洋药,只重视其抗菌范围和杀菌作用,对说明书及药物书上标明的禁用、慎用范围,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都视而不见,不予重视。曾记得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国上下,男女老少热求服用新潮的广谱抗菌消炎药——四环素。当时此药价格昂贵,供货紧俏,有时需和医生拉关系,才能用到。数年后,供货充足,与其同类的金霉素、土霉素和强力霉素,也陆续上市。其中除土霉素主用于肠炎腹泻外,其余的四环素类药都是广谱抗生素,也就是对多种细菌微生物的发炎都有效,适用范围很广的抗菌消炎药。不管是什么病,只要有炎症,就会首选四环素去消炎。于是四环素类药在我国热销了近二十年,成为医师首选,病人常吃,销量领先的消炎药。
记得四环素刚上市时,在说明书及《药物学》上都注明了本药可能会沉积于牙齿和骨骼中,造成牙齿染黄,影响婴幼儿骨骼正常发育。并标明孕妇、授乳妇女和8岁以下儿童禁用。可惜有关四环素的毒副作用及儿童禁用事项被大多数人所忽视,医师不仅毫无顾忌地天天开方给来诊的婴幼儿服用,对病重者还用大剂量四环素静脉点滴,并优先给自家的婴幼儿服用。不少医生护士,利用自己或他人的公费医疗,经常不花钱弄到几瓶四环素片放在家里,以便在自家大人小孩有病时,随时服用。不料过了二十年后,当年常吃四环素片、土霉素片消炎的婴幼儿长大成人后,一个个都是满口烂黄牙,不仅难看,而且易碎,无法医治,连人的骨骼发育也稍差,个头也偏矮。至此方知乃消炎药四环素之害也。但对此恶果,已无法挽回,后悔莫及。
可悲的是,这样的历史错误至今又在重演。本文开头所列举以“沙星”命名的十多种“喹诺酮”类消炎药,在其问世时《药物学》和《说明书》上就标明“对儿童的软骨发育有影响,禁用于未成年人、孕妇和授乳妇女”。令人奇怪的是,大多数医师、药师、护师对此全都视而不见,十多年来从省级医院到乡村卫生所以及各地药店,每天都有大量“沙星”类抗菌消炎药通过各种不同渠道,进入我国城乡众多的婴幼儿和授乳妇女体内。同类的怪事还有很多,例如有一类“硝咪唑”类的抗菌消炎药,其品种有甲硝唑(又名灭滴灵)和替硝唑,《药物学》标明禁用于哺乳期妇女。但我国从省市到县乡的各级妇产医院或医院妇产科,都明目张胆地反其道而行之,将这二种药列为产后消炎,预防感染的常规用药。上行下效,已毫无顾忌地用了十多年。至于能重视《药物学》的警示,不违规使用各种“沙星”和“硝唑”类药品的医生只占少数。可以预言,过若干年之后,等这些消炎药对儿童的远期损害成批显现时,人们面对此恶果,又只能是后悔莫及。
唉,大多的药星,隐忧的药星,害人的灾星,人们防不胜防,你知道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