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溃疡膏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
86
例 临 床 观 察
熊光明
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属中医“臁疮”、“老烂脚”范畴,是外科临床的常见病。近几年,我们应用自制的普济溃疡膏外用治疗86例,获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
本组共收冶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129例,其中男性99例,女性30例;年龄45—81岁;溃疡创面均在小腿下午1/3处;溃疡面积9cm—20cm84例(65%);20cm—35cm45例(占35%)。
上述129例按2:1比例,随机分为普济溃疡膏治疗组和暴露湿润膏对照组。治疗组86例,其中男性65例,女21例;溃疡面积9cm—20cm55例(64%);20cm—35cm31例(占36%)。对照组43例,其中男性34例,女9例(占33%)。两组病例对比无明显差异。
二、治疗方法
1、药物
治疗组应用普济溃疡膏,制成具油性光泽,质地细腻,45℃以内室温不熔化,-10℃低温不变硬,PH值为6.9_7.5的半固体糊状软膏。对照组采用市售的暴露湿润膏。
2、给药方法
依次用双氧水、生理盐水洗净溃疡创面,擦除脓血粘液及附着异物,治疗组将普济溃疡膏涂摊在纱布敷料上约0.2cm厚,敷贴患处,绷带缠扎。对照组按暴露湿润膏使用方法,直接涂抹或用纱布敷贴患处。对两组病例中创面炎性感染较重,患处红肿热痛者,结合应用抗炎药物。
三、观察结果
1、评定标准
两组病例均于治疗40日内评定疗效。对溃疡创面全部愈合者评为治愈;溃疡面愈合70%以上者评为显效;愈合40%以上者评为有效;愈合不足40%者评为无效。
2、结果
治疗组86例中治愈54例;显效15例;有效12例;无效5例;显效以上占80%,总有效率达94%,无1例发现皮肤刺激、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对照组43例中治愈7例;显效8例;有效11例;无效17例。显效以上占35%,总有效率为60%。两组显效、总有效率相比,P值<0.01,有明显差异。
3、典型病例
宋××,男,52岁,手工业工人。家住吉安吉水。1992年8月7日就诊。自诉患右下肢静脉曲张8年,右小腿慢性溃疡3年。于2年前曾在某医院行大隐静脉结扎术,术后溃疡曾短期愈合,不久因碰损又形成溃疡并逐渐扩大,已溃烂半年余。检查:右小腿青筋暴露,下端1/3内侧有一约6cm×4cm范围之不规则形溃疡创面,边缘较硬,疮底暗黑,组织坏死渗出灰黑色污水,周围皮肤呈深褐色。诊为臁疮。给予敷贴普济溃疡膏,绷带缠扎,每日换药1次。1周后腐肉脱尽,创面色转红润,至半月新肉芽已长满创面,边缘开始长皮;至1个月创面已自外而内愈合85%;至36天患处全部愈合。随访至今未复发。
姚××,男,67岁,退休干部。住吉安峡江。1993年4月6日就诊。自诉患左下肢静脉曲张15年,复发左小腿溃疡3个月。有风心病手术史。已在某医院住院用暴露湿润膏治疗半月无效,又因心功能不全,不宜做大隐静脉结扎术而转来我院治疗。见其左小腿青筋暴露,下段内侧有一约6cm×5cm之溃疡创面,边缘硬肿,疮底形成一层较厚的暗灰色死肉,质硬,渗出污血样浆液,周围组织红肿胀痛,腹股沟淋巴肿痛。给予敷贴普济溃疡膏,纱布缠扎,每日换药1次,结合肌注苯唑青霉素钠1周。至第9日创面腐肉溶解脱尽,肿胀消退,萌出新鲜肉芽。再给予普济溃疡膏让患者带回家中自行换药敷贴,共治疗38日创面全部愈合,随访至今未复发。
四、体会
下肢静脉曲张所致小腿慢性溃疡,乃因脉管血运不畅,血流瘀滞,不足濡养皮肤肌肉而成,其常因腐肉难脱,感染难除,组织再生无力,经久不愈。因此,改善局部血运,脱除腐肉,消除感染,促进肉芽和上皮组织再生是治疗本病之关键。
通过86例临床观察,结果表明普济溃疡膏能较快溶解脱除本病溃疡疮面的坏死组织,消除炎性感染,疏通改善局部血运,促进肉芽和上皮组织生长,加速创面愈合。
本病患者多为老年人,很多病例因各种原因未能做大隐静脉结扎术,只得采用保守方法治疗。普济溃疡膏疗效显著,应用简便,且无任何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本文发表于1996)
-----本博文章及图片,未经允许不得擅自盗用转载,违者必究!转载请与博主联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