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熊光明治疗动脉硬化性闭塞症(脱疽)经验

(2009-08-22 19:27:56)
标签:

动脉硬化闭塞症

坏疽

脱疽

熊光明

低分子右旋糖甙

肌醇烟酸

普济溃疡膏

分类: 普济溃疡膏组

熊光明治疗动脉硬化性闭塞症(脱疽)经验

熊文俊、熊云隽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是动脉粥样硬化,使四肢动脉出现慢性闭塞的一种疾病。本病多见于中老年男性,四肢均可发病,但以下肢尤其是双脚远端为多见。部分患者伴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早期仅出现手足麻木,后期会发生双脚特别是脚趾皮色暗红青紫甚至发黑直至干性坏死。患肢因缺血出现干性剧痛,夜痛更剧,坐卧不安,彻底难眠。

    本病属中医“脱疽”范畴。当前,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发生改变,人的寿命明显延长,老年人数越来越多,高血脂人群普遍增多,使本病的发病率逐渐增高。此病早期常被误诊为“神经炎”、“神经痛”、“关节炎”、“风湿痛”等等。到晚期出现双脚远端发黑坏死,剧痛不安时,又常被误诊为“血栓性脉管炎”。由于血栓性脉管炎是小血管痉挛栓塞所致病,与动脉硬化闭塞症的高血脂堵塞闭塞动脉致病的病因不同,治法也不同,使大多数患者病情加重,出现肢体坏疽,即使手术截肢,其创面也很难愈合。患肢仍剧痛不安,危及患者生命,其死亡率已占周围血管病之首位。

一、病因

    本病的主要病因是饮食不当,脂质代谢紊乱,形成高血脂,大小脉管壁增生硬化,血流减少,使肢体缺血坏死而致病,中医认为是运化失调,脉络瘀阻、气滞血瘀所致。

二、临床表现

1、初期   患肢发凉、麻木、刺痛,肤色苍白,行走困难,间歇性跛行,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患肢血压下降。

2、中期   随着病情发展,缺血程度明显。上述症状逐渐加重,病变部位出现静息痛,尤以夜间为甚,患者常抱膝而坐,彻夜难眠。静息痛常在肢体抬高时加重,下垂时减轻。病变区皮肤变薄,肤色紫红、青紫、瘀斑、瘀点,足背动脉搏动消失,肌肉萎缩,趾甲增厚变形,足背汗毛脱落,足底皮肤增厚,感觉减退,骨质疏松。大动脉部分阻塞,在狭窄动脉区可听到血管收缩期吹风样杂音。

3、晚期   患肢剧烈疼痛,肤色青紫或红紫斑块,最后发生干性坏疽、溃疡,约2周后出现分界线。糖尿病患者容易转变为湿性坏疽和继发感染,出现高热等到全身中毒症状。

三、辅助检查

1、血脂检查   多有脂肪代谢紊乱,血总胆固醇、三酸甘油酯增高。脂蛋白分型:90%以上为Ⅱ型(高β脂蛋白血症)或Ⅲ型(高前β脂蛋白血症)高脂蛋白血症。

2、血糖尿糖   伴发糖尿病者常呈阳性。

3、血液流变   血浆比粘度、全血还原粘度、纤维蛋白原均升高。

4、超声波血管检查    患肢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血流量减少。

5、心电图检查    伴有冠心病者,常显示心肌缺血变化。

6X线检查    主动脉弓突出,左心室肥大,患肢足部、踝部摄片示有骨质疏松。患肢平片可见有动脉处不规则钙化斑。

7、动脉造影  可显示患肢受累动脉管腔阻塞或管腔狭窄。

8、眼底检查  眼底血管变细,光反射增强,有交叉压迹象,动、静脉比例失调。

四、诊断

1、年龄多在40岁以上。

2、患肢发凉、麻木、疼痛,间歇性疼痛及静息痛,周围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3、肤色苍白、紫绀,慢性溃疡或坏疽。

4、具有心、脑、血管病和糖尿病的病史。

5、有血脂和血糖增高表现。

6、X线检查见患肢有钙质沉着的阴影。

7、眼底检查有动脉硬化改变。

8、足底苍白试验阳性,说明患肢动脉有功能不全表现。

五、治疗

    多年来,熊光明创用“中西医结合”、“内外治结合”的治疗方案治疗此病,获得满意疗效。

1、西药内治

    对于不伴糖尿病患者给予选用滴注低分子右旋糖甙、复方丹参注射液、抗生素、维生素C,口服阿斯匹林肠溶片、肌醇烟酸、潘生丁及其他降压、镇痛药等。对于伴糖尿病患者,减去低分子右旋糖甙,改用复方氯化钠液点滴,同时选用降糖药,使血糖控制在合理水平。

2、中医内治

    内服活血通闭汤。组方:当归、川芎、赤药、生地、玄参、红花、桃仁、黄芪、降香、丹参、黄柏、地龙。血压高加钩藤、杜仲,血糖高加太子参、益母草、痛甚加玄胡,每日一剂,水煎二次,取汁内服。

3、普济溃疡膏外治

    除重度肢体坏死,必须高位截肢的严重患者外,绝大多数患者发生脚趾溃疡坏死者,或肢体其他部位溃疡坏死均应使用普济溃疡膏外治。此膏是熊光明主任中医师研究创制治疗皮肤肌肉坏死溃疡的特效方剂。经四十年临床验证,疗效显著,无任何禁忌症,至今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及副作用。

    外用方法:先用棉球沾生理盐水或冷开水,清洗患处溃疡坏死创面,剪除发黑腐烂无血运的坏死组织(剪至能渗血之处为止),再用压舌板将普济溃疡膏摊涂在纱布敷料上约2毫升厚,敷贴于患处溃疡创面,绷带包扎,1-2天换药一次,直至新生肉芽长满,上皮组织再生,患处创面愈合。

    几十年来,熊光明主任中医师应用上述“中西医和内外治结合”疗法治愈数百例动脉硬化性闭塞症脱疽患者。患者接受本疗法治疗后,患肢的干痛逐日减轻消除,患肢血运逐日改善,血流增多,皮温增高,患处坏死肌肉逐日液化脱除,新生肉芽长出,生肌长皮而愈。

六、预防调理

1、饮食宜清淡而不宜油腻,不要食用动物脂肪及内脏,宜食新的蔬菜,水果、瘦肉、豆制品等。

2、戒烟,不饮烈性酒。吸烟时烟中尼古丁能使动脉血和氧的结合力减弱,血液粘稠度增加,肢体血液变慢,并能间接导致血管痉挛,使肢体缺血加重,促进病情发展。

3、患肢要保暖防寒避湿。保暖时切忌烘烤及在强烈阳光下照射。因温度过高,会使组织缺氧加重,患肢疼痛加剧。

4、避免外伤,不要穿过紧鞋袜,保持皮肤清洁,以免皮损后引起不易愈合的溃疡。

5、每日进行适当的床上肢体功能锻炼或户外散步运动。以活血通络,促进患肢血液循环。

 -----本博文章,未经允许不得擅自盗用转载,违者必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