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恋与情绪聚焦治疗》引发改变的情绪
(2022-08-04 13:00:26)情绪本身并不是非理性的反应,也不只是一种伴随思考而来的“感觉”。相反,情绪是一种高水平的系统,能将一个人对内在需求和目标的意识与来自环境的反馈和行为的预期结果相结合。
情绪是以“生存”为核心的信息处理系统,是“基于进化的重要情境而直接产生的适应性行为和生理反应倾向”。
鲍尔比(Bowlby, 1991)指出,情绪的主要功能是向自己和他人传达一个人的需求、动机和轻重缓急。
一个人情绪的功能可概括为以下四点:
1. 引导和卷入
爱因斯坦指出:“所有知识都是经体验而来,不然就只是信息而已。”是情绪显著性把信息带到所谓“体验”的层面上,并积极卷入到情绪的线索事件中。情绪提供了一种本能的认知,也就是对任何现状的“觉察反应”。就其本质来说,情绪会吸引我们的注意力,并引导感知,将注意力集中在个人需要和愿望上,告诉我们什么是更让人在意、让人难以释怀的。
2. 塑造意义
情绪被称作控制思维的舵。有人会因脑损伤无法产生情绪体验而不能做出合理的判断或选择,他们被所有的可能性牵绊住,没有任何信号反馈来告诉自己想要什么和需要什么,来带给他们一种“什么是重要的”的感觉。情绪是个体对自我和他人态度的内在驱动模型,以及信念与期望的伴生品。研究表明,情绪或许能将外界信息与心理表征结合在一起,起到“黏合剂”的作用。
3.激励
情绪确实给我们带来活力,并激励我们做出特定行为。情绪是行为的驱动力,例如,愤怒通常会促使人们作出令人感到懊恼或是威胁主观幸福感的行为,而羞耻感则通常引起躲藏与逃避。
4.促进交流和反馈
例如,我们依托于面部肌肉,通过大脑中镜像神经元的运作来用自己的身体去感受眼前的他人。当沟通中出现情绪性表达,或至少一方察觉到这种表达时,察觉到的一方则会对另一方做出相应的回应,并组织一般性的应对策略。情绪可以说是“人际关系”这支舞的曲调和节奏。
学界认为核心情绪有6~8种。埃克曼(Ekman, 2003)指出,这些“核心情绪”涉及不同的面部表情,这些表情在不同的文化或地域里具有共同的含义。这些情绪是普遍存在的。情绪通常具有“优先掌控权”,尤其在我们与最信赖的人进行重要互动时,凌驾于其他背景信息和行为之上。
核心情绪反应可以简单地概括如下:
趋近性的情绪
快乐,促进开放、放松地卷入
惊奇,引起好奇心
愤怒,唤起自信,促使坚定地朝着目标前进
回避性的情绪
羞耻,引起逃避和躲藏
恐惧,引起逃跑或麻木
悲伤,引起退缩或安慰
所谓的“受伤(hurt)”是一种综合性的情绪,而非核心情绪,有研究将其分解为愤恨、悲伤、失落,以及对恐惧的脆弱感或无助感,特别是没被重要他人重视的恐惧,以及被拒绝、被抛弃的感受。恐惧则会涉及威胁和无助,可能会表现为对外界信息的隔离、四肢僵硬,或尝试逃离危险。
只要阐述清楚情绪的构成要素、功能和类型,我们就能够在治疗过程中以积极有效的方式来更新对情绪体验的理解。治疗目标不仅仅是将情绪维持在平衡或更协调的状态,还需利用情绪体验来获得新的视角、认知、具体行为和良好的人际互动,以服务于改变。
若想改变情绪,你首先需要允许自己去感受它,然后去接纳它,并尝试进行分析,抓住其本质或进行提炼,最终对情绪进行重塑。“深入”情绪是这一过程中的重点,能帮你发现,在表面混乱的反应或麻木的压抑背后会有什么。这包括将原本被动、无意识的情绪反应,转变为更深刻、本质或核心的情绪。
情绪是以“生存”为核心的信息处理系统,是“基于进化的重要情境而直接产生的适应性行为和生理反应倾向”。
鲍尔比(Bowlby, 1991)指出,情绪的主要功能是向自己和他人传达一个人的需求、动机和轻重缓急。
一个人情绪的功能可概括为以下四点:
1. 引导和卷入
爱因斯坦指出:“所有知识都是经体验而来,不然就只是信息而已。”是情绪显著性把信息带到所谓“体验”的层面上,并积极卷入到情绪的线索事件中。情绪提供了一种本能的认知,也就是对任何现状的“觉察反应”。就其本质来说,情绪会吸引我们的注意力,并引导感知,将注意力集中在个人需要和愿望上,告诉我们什么是更让人在意、让人难以释怀的。
2. 塑造意义
情绪被称作控制思维的舵。有人会因脑损伤无法产生情绪体验而不能做出合理的判断或选择,他们被所有的可能性牵绊住,没有任何信号反馈来告诉自己想要什么和需要什么,来带给他们一种“什么是重要的”的感觉。情绪是个体对自我和他人态度的内在驱动模型,以及信念与期望的伴生品。研究表明,情绪或许能将外界信息与心理表征结合在一起,起到“黏合剂”的作用。
3.激励
情绪确实给我们带来活力,并激励我们做出特定行为。情绪是行为的驱动力,例如,愤怒通常会促使人们作出令人感到懊恼或是威胁主观幸福感的行为,而羞耻感则通常引起躲藏与逃避。
4.促进交流和反馈
例如,我们依托于面部肌肉,通过大脑中镜像神经元的运作来用自己的身体去感受眼前的他人。当沟通中出现情绪性表达,或至少一方察觉到这种表达时,察觉到的一方则会对另一方做出相应的回应,并组织一般性的应对策略。情绪可以说是“人际关系”这支舞的曲调和节奏。
学界认为核心情绪有6~8种。埃克曼(Ekman, 2003)指出,这些“核心情绪”涉及不同的面部表情,这些表情在不同的文化或地域里具有共同的含义。这些情绪是普遍存在的。情绪通常具有“优先掌控权”,尤其在我们与最信赖的人进行重要互动时,凌驾于其他背景信息和行为之上。
核心情绪反应可以简单地概括如下:
趋近性的情绪
快乐,促进开放、放松地卷入
惊奇,引起好奇心
愤怒,唤起自信,促使坚定地朝着目标前进
回避性的情绪
羞耻,引起逃避和躲藏
恐惧,引起逃跑或麻木
悲伤,引起退缩或安慰
所谓的“受伤(hurt)”是一种综合性的情绪,而非核心情绪,有研究将其分解为愤恨、悲伤、失落,以及对恐惧的脆弱感或无助感,特别是没被重要他人重视的恐惧,以及被拒绝、被抛弃的感受。恐惧则会涉及威胁和无助,可能会表现为对外界信息的隔离、四肢僵硬,或尝试逃离危险。
只要阐述清楚情绪的构成要素、功能和类型,我们就能够在治疗过程中以积极有效的方式来更新对情绪体验的理解。治疗目标不仅仅是将情绪维持在平衡或更协调的状态,还需利用情绪体验来获得新的视角、认知、具体行为和良好的人际互动,以服务于改变。
若想改变情绪,你首先需要允许自己去感受它,然后去接纳它,并尝试进行分析,抓住其本质或进行提炼,最终对情绪进行重塑。“深入”情绪是这一过程中的重点,能帮你发现,在表面混乱的反应或麻木的压抑背后会有什么。这包括将原本被动、无意识的情绪反应,转变为更深刻、本质或核心的情绪。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