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肉的由来?需说它母亲--‘蒸菜’来龙去脉。蒸菜是中国烹饪方法的一种。最早蒸菜数湖北“天门蒸菜”,据说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最初,居住在江汉平原的农民们在那灾荒不断、战乱频发的境况下,为了填饱肚子,只好把一点点谷物磨成粉,弄点野菜拌成菜糊充饥。其实,蒸菜,蒸肉是姐弟。它的爹爹莫过于‘麦饭’。因为秦汉时期才发明蒸笼。人们用它蒸饭。经旋转石磨加工的麦粉拌菜后蒸做主食。从西汉《急就篇》关于“饼饵、麦饭、甘豆羹”的记载中可以看出,麦饭食史特早,但在古代,磨制小麦一般是先浸泡,然后磨碎或捣碎,麦仁、麦壳掺杂,外观粗劣,口感干硬,难以下咽,所以,麦饭一直是广大贫苦人的食物。寒食节、清明节用它来祭祖,平日里,配以野菜,如马齿苋、灰条、猪毛菜等蒸制一番,蘸食盐水、辣子水,聊以充饥。也可以说,麦饭,蒸菜,蒸肉是一家人,是兄弟姊妹,甚至是一个人的喜怒哀乐。
麦面粉【玉米面】三五斤伴十多颗八角放锅中,用个把小时的小火焙黄。一斤五花肉切寸大,半公分厚的片,和花椒粒生炒出油。拣出花椒,放葱花,盐,倒酱油炒出个脸红耳赤,油香光亮的配角来。红薯粉条开水冲烫。不等它进病房便捞出送到厨房。面粉,大肉片,粉条来个‘桃园三结义’。便冲进杀气腾腾的蒸笼试图挣一份。
皇天不负有心人!果不其然,令人垂诞三尺的洛宁蒸肉名满‘九朝古都’--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