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前两月非金融企业存款大幅减少背后

(2018-04-10 22:34:24)
标签:

非金融企业存款

摘要:从央行近期披露的数据来看,2017年存款增速下跌,其中非金融企业存款增速持续大幅下跌,今年前两个月非金融企业存款甚至出现净减少的情况。在宏观经济形势并未发生根本变化的情况下,非金融企业存款以上变动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http://uploads.chinatimes.cc/article/201804/201804100931340N6qkfFeGS.jpeg

从央行近期披露的数据来看,2017年存款增速下跌,其中非金融企业存款增速持续大幅下跌,今年前两个月非金融企业存款甚至出现净减少的情况。在宏观经济形势并未发生根本变化的情况下,非金融企业存款以上变动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从央行去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报告看,2017年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164.1万亿元,同比增长9.0%,比年初增加13.5万亿元,同比少增1.4万亿元。从人民币存款部门分布看,住户存款、非金融企业存款分别同比少增5649亿元、3.2万亿元。

也就是说,在2017年住户存款和非金融企业存款都是增加的,但增加幅度在减少,尤其非金融业存款增幅下降尤其严重,近乎去年存款增幅的四分之一。

我们看这种情况是否已经持续多年或仅仅是去年一年的新现象。从央行2016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报告得知:2016年末,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150.6万亿元,同比增长11.0%,增速比上年末低1.4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14.9万亿元,同比少增924亿元。从人民币存款部门分布看,非金融企业存款同比多增2.0万亿元。

也就是说,非金融业企业存款增速下滑情况仅仅出现在2017年,2016年非金融企业存款同比是多增的,而且幅度也不小于2万亿元。

有些人分析,之所以在2017年出现存款增速下滑的新情况,主要是理财产品分流,还有人分析是房地产调控。这两点其实不能解释2017年非金融企业存款的大幅下滑,因为理财产品分流和房地产调控在2016年同样存在,而且对于理财产品的限制在2017年第二季度就已经开始,但2017年存款增幅下滑最为严重。

而从今年前两月的情况看,非金融企业存款大幅下滑情况显然是更加严重,根据央行披露的数据,今年前两个月,人民币存款累计增加3.55万亿元,同比少增2349亿元。其中,住户存款累计增加3.74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累计减少2.38万亿元。

以上数据表明,住户存款和非金融企业存款出现了一个分叉,住户存款由此前的增幅下滑到大幅增加,而非金融企业存款却从增速下滑到减少2.38亿元。这其中,2月份减少最为严重,2月份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2.4万亿元,可能是受到春节因素的影响,但是减少的趋势是确定的。

一般而言,在信用货币时代,按照贷款创造存款的理论,贷款多增则意味着存款可能增加较多,因为银行给企业的贷款被记入该企业的存款账户,上交存款准备金后,还可以继续放贷,从而形成循环存款创造。

从2017年的数据看,2017 年末,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本外币贷款全年增加6.6万亿元,同比多增8454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45.9万亿元,同比增长15.9%,增速比上年末高4.8个百分点,全年增加6.2万亿元,同比多增2.2万亿元。

而2016年全年增加本外币贷款5.71万亿元,同比少增1.23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全年增加3.99万亿元,同比多增4313亿元。

从以上数据看,2017年对于企业的贷款包括中长期贷款的增加都要远远高于2016年,但是存款的情况却是截然相反。

2017年这些贷款为什么没有在企业形成信用货币创造,没有形成存款的创造,可能主要原因还是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负债过高,银行贷款发放到企业可能主要是借新还旧了,也就是银行走了个账,企业归还了利息,贷款原封不动,没有形成存款创造机制。

如果大量贷款逾期不能归还,企业借新还旧,按年付利息给银行,企业的经营没有好转,则信贷资源被冻结在企业中,不仅仅企业的负担加重,而且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弱化,这对宏观经济的发展产生极其负面的影响。

近期召开的中央财经委会议首次提出了结构性去杠杆的思路,分部门、分债务类型提出不同要求,地方政府和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要尽快把杠杆降下来,努力实现宏观杠杆率稳定和逐步下降。

地方政府的债务主要是地方融资平台的债务,而地方融资平台正是以企业的形式存在,国企更是我国企业的主体,他们杠杆比例过高,增速过快已经引发决策者的警惕。

所以,这时候提出结构性去杠杆,显得极为必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