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超演——说话的“德,容,言,功”

标签:
可信度许晋杭词源演讲娱乐 |
http://s14/mw690/001MGtauty6I1AlAT81bd&690
最难相忘的是前任,最难拍摄的是续集,所以一台让人叫好叫座综艺节目,要播第二季,往往是挑战大过机遇。去年我很喜欢的一档综艺《超级演说家》,昨天就播出了新一季的第一期,虽然终究是重调了配方,却幸而还是熟悉的味道,这着实当浮一大白。不过俗话说“有酒无菜,十分无奈”。这里不妨就借着超级演说家第二季首播的东风,撰小文一篇,专讲演讲术中的“德、功、言、容”,全当是给各位超演同好,在痛饮演说魅力之余,做一碟下酒小菜。
演说之“德”
先来说说德,德是礼教时代女性的四德之首,也是我眼中演说四大要素之首,这不独是对中国演说家的要求。事实上公元1世纪,古罗马雄辩术教育家昆体良就把“Humanitans”列为演说家素质培养之先。何谓“Humanitans”?我们可以理解成人性人格,也可以理解成人之天然所成的正义性、正当性。有人会说,这不就是我们中国儒家的道德嘛,此为人之本也,又岂独演说家如此呢?的确如此,但也不全然如此。因为演说家对“德”之借重,与为人立世之德略有不同。演说重“德”,目的是在于为演说的观点,寻求道德上的正义性。
http://s6/mw690/001MGtauty6I1Am3kgd45&690
马丁路德金说“我有一个梦想”,这岂是惊世之辞藻?林肯号召造就民有、民治、民享之民权政府,岂因他有盖世之容貌?乌尔班二世一句“让一切争辨和倾轧休止,让我们投入一场神圣的战争!”,这又岂堪为旷世之雄论?但这些演讲,之所以能塑造一个国家改变一个族群开启一个时代,历经时光洗练仍然振聋发聩激励后世。原因正在于这些演讲者,通过演说为他们的观点他们的信仰寻求到了道德正义性。寰宇之民族国家或膜拜山川草木佛祖耶稣,或信奉律法知识社会公约,各得其便各不相同,唯有一个“德”字是人类不分民族肤色的最大公约数。所以道德的正义性会带来最大的认同,认同创造激情,激情铸造力量。 “德”就是超越一切演说技巧和内容的力量,一个演说家必须在演说的过程中,寻求观点与最广泛听众的道德正当性的结合,这也是决定演说成败的首要因素。
“德”是如此重要,但要让演说具有“德”的力量,首先要求演说者自身对于演讲主题有强烈的信仰。从“德”的角度来看,超演的众多选手都是自身事业乃至各自行业中的翘首,他们个人的品格和道德观自然是毫无问题的。但是每个选手,对于自身演说主题的信仰程度却有很大差别。譬如这一期中我个人最为欣赏的选手——艾力。
http://s5/mw690/001MGtauty6I1Amp0Dqe4&690
论台风,艾力能让导师鲁豫为之倾倒;讲技巧,作为长年浸染讲台的名师,艾力自然也毫不欠缺说话的技术;至于内容方面,以艾力的阅读之丰富学问之渊博更是不在话下。从演讲的角度来看,艾力几乎可以说是一个完美的选手。但艾力的演讲却总是让人感觉像讲课多过像讲演。乐嘉把艾力的问题归于技巧有余而情感不足,我却以为,艾力之缺憾不在感情深度而在其对主题的信仰。讲课者首在教授内容,所以无论其对内容是否认同,都可能做一个好的教授者;但演讲则不同,演讲者对于主题的笃信程度,足以影响到演讲之“德”的追溯。所以艾力虽然能在技巧内容和人格魅力舞台风度上素养极高,但对主题的信仰不足,终究让人感觉他距离顶级高手欠缺一线。对于艾力这样本身素质已经足够优秀的选手,或许只有等到他真正找到自己信仰着,并愿意为之发声的主题的时候,才是他真正捅破窗户纸迈向演讲术巅峰之时。
演说之“功”
说完了德,再来谈谈“功”。“功”是演讲的技巧,演讲是一门有技巧的学问,技巧为演说提供说服力。虽然演说的技巧千千万万。但亚里士多德将具有说服力的演讲术技巧总结成三类,即:逻辑实证(logos)、演讲者的信誉(ethos)和情绪调动(pathos)。这对于今天的演说家来说,这仍然是十分贴切的。而在这一期的超演节目中,就恰好有三位选手在这三门演说绝学中,各得其一。
http://s6/mw690/001MGtauty6I1AmQcE565&690
得logos之妙者,是“小丑英雄”许晋杭。在亚里士多德的时代,演讲术的逻辑技巧最重的是Enthymeme和Example,即省略式三段论与实例论证。许晋杭的演讲就正好是包含这两种古典演讲术技法的一场经典演讲。他以亲身经历为实例论证,通过一段经典三段论:
大前提:不能成为巨人的人也可以找到自己的英雄之路
小前提:吉祥物不是巨人
结论:吉祥物可以成为英雄
做逻辑推论,三段论中演说者刻意省略掉了小前提,而被省略的小前提就在演讲过程中为听众不断的“脑补”强化,最终形成了对于许晋杭演讲观点的极大认同感。
得Ethos之道者,就首推极限运动家林义杰。而作为台湾之光,也是华人之光,林义杰其人本身,就是他演讲内容最具信誉的证明。无论是在北极与熊共舞的一夜惊魂,还是穿越撒哈拉的艰苦磨难。这些经历即使最有名的作家也难以虚构,而从“四大极地超级马拉松巡回赛”总冠军口中听到的这些故事,天然就具有对于观众的最大可信度。林义杰也在演讲中也充分的运用了这种可信度,为演讲的观点提供最大的说服力。
http://s1/mw690/001MGtauty6I1Aoy80050&690
至于在本期的演讲中Pathos之最,则毫无疑问是“寻人妈妈”李静芝。在一场演讲中,观众的情绪是多元化的,或激昂或奋发或喜或怒。而亚里士多德所用的Pathos一词除了表达“感怀”之意,在希腊语中也专门与痛苦悲悯之情密切关联,它也是拉丁语之Passio(受苦),古法语之Passion(受难)共有之词源。可见,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演讲中渲染情绪的上上之道,乃是人所共悲之情。而李静芝演讲的成功和感动,恰恰在于她催人泪下的讲述,和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听众对于苦难悲痛的情愫
逻辑实证、演讲信誉和情绪渲染,三者得其一者即可成就一场成功的演讲,但在我心目中,却有一份期待,希望能够随着节目的进行在超演的舞台上,看到一位真正将这三法贯通自如的 “超级演说家”,为观众带来一场顶级技巧打造的“超级演说”。
演说的“容”和“言”
“容”和“言”,分别是演讲过程中的台风与内容。在演讲学中这两者常常被视作是密切关联的。文艺复兴晚期西班牙传道名家和公开演讲的大师Cypriano de Soarez在《论演讲的艺术》一书中把相互关联的五项标准,列为演说水平判别 的“五经”,这包括:主题(Inventio)、结构(Dispositio)、表达风格(Elocutio)、记忆(Memoria)、音调和肢体的语言(Pronuntiatio)。这其中前两项说的是“言”,而后三项则谈的是“容”。
对于“容”,很多人常常会将其直接等同于演讲者的外形仪态,这其实大不然。欧亨利有一篇小说名叫《醉翁之意》,就讲了一位外形丑陋的声音大师给听众讲述他如何用嗓音的魅力纵横列国抱得美人——当然,最后还成功的向故事中的听众,以及故事外的读者推销止咳喉糖的故事。可见演说之“容”并不决定于容貌,演讲“五经”中也主要将 “容”的要求,集中在表现风格和表现技巧上。在本期节目中就有两位选手,在“容”的解读上不尽如人意。女神范选手杨蕊蕾和台湾正妹屠洁,虽然在外貌上有青春靓丽活泼性感的天人之姿,但或则错用了外形的优势,或者根本没有正确的使用外形特点,其演讲的台风也大有改善之余地。
http://s15/mw690/001MGtauty6I1Ap0oZ87e&690
而至于“言”,我觉得本期和上一季节目中有两位选手可堪做一正一反的对比。“老”的是上一季的“演讲帝”杨心龙,而新的则是本期中的12岁演讲小神童杜兆泽川。两者同样在演讲领域具有少年老辣的灵气。从“言”角度上来讲,上一季节目中一路杀到16强的杨心龙,虽然在演讲技法上有可堪雕琢之处,但是从《为了心中的号召》到《年少成名》几乎每一篇演讲都堪称精彩绝伦;而同为少年郎的杜兆泽川则是略有逊色,从演讲学绪、述、分、证、驳、结六论的角度来看,杜兆泽川演讲的缺点在于过分平铺,分论部分没有给演讲内容带来明晰的结构。特别是演说主题既然是围绕 “YES I CAN”的种种豪言,那么杜兆泽川把全部比重都放在了证论而完全忽略驳论,则实在是一个内容上的重大失误。
德、容、言、功只是我个人结合超演内容,对于演讲术的一种主观总结,未见精确。但尽管如此,若您能顺着这种粗略的划分,再去观看超级演说家选手们的表现。相信不仅会对节目本身另一番体验,也或许能得到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启发。毕竟演讲是一门取之生活亦可用之的艺术,演讲的“德、容、言、功”,也是说话的“德、容、言、功”,取之荧屏用之生活,善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