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语讲座:第九讲 侗语的词义特色(郑国乔教授主讲)
(2009-12-26 12:34:55)
标签:
侗语同音词dos词义郑国乔榕江教育 |
分类: 侗语讲座 |
侗语讲座第九讲:侗语的词义特色
郑国乔
汉语作为不同的行为用不同的词表示,侗语当作相同的动作,
用一个词(jil或janl)表示(汉语方言中也有这种概括方式)。反之, sagl ugs“洗衣”、xugs
nas“洗脸”、
yank guangs“洗碗 ”等动作,
侗语当作不同的行为用不同的词来表示,汉语却当作相同的动作,用一个词来表示。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下面就词义方面谈几点:
隋着客观事物的发展和人们对事物认识的深入,
就会引起词义的引申发展,产生了多义词。侗语中一词多义的现象很多,大部分引申意义是根据事物相似的特征联想产生的。略举几例:
dinl“脚”本义是人和动物的肢体之一,
由于处在身体最下部,
也用来表示其他许多物体的底部,
引申出
有的引申意义是由于动作的类似联想产生,例如:dos mal“种菜”、dos ems
“敷药”、
dos seel“按鸟套”、dos
yeep“撒网捕鱼”、
dos maoc“施肥”、dos
kuaot“斟酒”、dos
xeec“打油茶”、dossoh“用力”、
dos sais“盼望”、dos
gal“唱歌”等。
dos在侗语中用途广泛,引申意义繁多,可以用来表示“放、施、按、下、敷”等类似的动作。又如:deil“死”、deil
buil“熄灯”、
deil kuaot“醉酒”是完全不同的三个行为,但有某些类似之处,就从“死”引申出后面两个意义。
有些词是按照其所表示事物的功能、来源、位置或部分特征等引申出来的。例如:inp手臂、手镯、
jnp ugs衣袖; mint席子、广草(编席子的草); miinc棉花、布;dav
maenl太阳、葵花;doh豆、痘;laov老、大、老人等。
有些词从具体意义引申出抽象意义。例如:limc平直、 limc longc称心(直心);yimk凉爽、yimk sais愉快(爽肠);kuanp甜、kuanp nas笑容满面(甜脸); pangp高、sais pangp贪心(心高); miedl 扭、 miedl naengl骄傲(扭鼻子)。
还有个别词由专有名词引申出一般意义。如榕江车寨的wiul,原来是一个古人名,
又称wangcwiul。他横行霸道,群众痛恨他,以此就把称强称霸的行为称 wiul。
有的词从来源上看,是从某个词转义引申来的,
在发展过程中丢失了本义,
只存引申意义。例如:il bags oux“一口饭”、ilbags
sungp“一句话”、
bags dol“门口”、bags
nyal“河口”等。这些词的bags是从“嘴巴”引申出来的,
至今壮语、水语仍称嘴巴为bags,但现代侗语只能用来表示数量和方位,
不能用来表示人和动物的嘴巴。
侗语词汇中同音词的数量相当多。例如:ags自己、能干、椽皮、极;aol 缯子(织布机零件)、要、拿;bangl缝、稻草、帮助;meix树木、件(衣服)、首(歌)、雌性;dal眼睛、外公、播、dal
beenv打扮、dal donv猜谜、dal
dugs白蚂蚁。
同音词的产生
,有些发音偶合,
很多由于语音演变、多义词解体以及吸收借词造成的。如:锦屏高坝侗话中的“眼睛、鱼、胸”三个词都读dal,为同音词。而榕江车寨话却读做dal、dal、dagl,是三个不同音的词。“眼睛”和“外公”侗语大部分地方都读成dal,是同音词,
但水语中,前者读浊塞音,后者读清塞音。
这些同音词都是语音演变的结果。又如:ius mal“菜茎”、mal
ius“ 蕨菜”和dal“眼睛”、daldinl“踝骨”意义似呼没有联系,被视作同音词。其实 mal ius形状如菜茎,dal
dinl 形状如眼睛,很可能因形状相似而引申出来的。又如:jus是一种鸟名,eel
jus 指家底薄,这两个词表面看来,意义似没有联系。从来源上看,eel jus正是从 jus引申出来的。 jus是一种专吃谷子的鸟,一年中只有秋收时才能吃饱,其他季节只能挨锇。人们从此鸟的这一特点来比喻家底薄,经不得花费。这些词正是从多义词解体为同音词的。
由吸收汉语借词而产生的同音词也很多。例如:lac菌子、锣、箩;bongc 浮动、棚子;nanh悬崖、灾难;wap右边、花等等。
同音词过多,
有时会影响正确地交流思想。一般可以根据语言环境来区分。
例如:heeuplac“敲锣”、
xaok lac“修箩筐”、daenllac
“采菌子”。有的可以从起类别作用的名词、量词来区分。
例如:yacmangv inp 两个手臂、yac
jiuc inp 两支手镯
、inp ugs衣袖等。有的可以从附加成分来区分。例如:banl 大声叫、lagx
anl男子;lagx baoc 柚子、bems
baoc水藻等。
侗语中有相当多的同义词。有的同义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例如:“叔父”称bux
uns、 bux ov、 bux
nyagl;“语言”称sungp、 lix
。这些词大部分从方言中吸收来的。
大多数同义词的主要意义相同,
而应用范围、感情色彩、修辞意义以及搭配关系有细微差别。
有的表示动作方式、程度的差别。例如:heeup一般打、beengv用器物打、ngueengv用捧突然打、deds稍稍打一下、peengp以物打物、mingt两人对打、dingl用拳打、mingv打人一顿、 liigx用手打、nguegt 打一下、 pegt拍打、dengl打耳光、begx打谷子、meengp打(小孩话)、 bees对方不还手地打。
有的表示性状程度的差别。例如:mimt一般指门、盖子等关得紧密;nimt指板壁镶得紧密;nint把东西压紧;ngimc关紧、严实;nids紧密(带有厚实的意思)。
有的表示事物的功能不同。例如: bac犁田的耙;gaih 粑米的耙。
有的表示数量大小的差别。
例如:nyiut小把;xius比
nyiut 大点的一把;nyaml 用手抓住的一把等。
侗语从汉语中吸收了不少同义词,有的基本上是等义的。例如:naemx dal 和 nyeenx liuih “眼泪”、menl和qinp“天”、jiloux和qigtweenh“吃饭”、lagx和nyic siis“儿子”、nyal和anglhac “河”等。这些同义词只是为了诗歌用词需要吸收的,口言里一般不用;有的用来区别多义词。例如: xeent 锄(动作)、xuc锄头(工具);有的表达进代新含义,如: nyenc miegs“女人”和、hupnyuix“妇女”、weex ongl“做工”和laoxdongl“劳动”等。
侗语中区辨入微的同义词,表明侗语的发展、丰富和优美。既可以表达细腻的意义,又可以避免用词上的单调。但
必须正确掌握它的意义、用法和感情色彩,
避免因用词不当而引起的混乱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