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V视综合】“游民收容所需改址、大学点不需要游民收容所。”千名小区民众2日中午聚集在纽约20大道127-03号建筑前,举牌抗议政府未经小区同意便决议将该栋废弃多年的厂房,改建成男性游民收容所。
华裔气炸了 要告纽约市府
这栋位于纽约皇后区大学点(College
Point)20大道127-03号废弃厂房如今成为了当地华人最头疼的一件事。原因是因为纽约游民局(Department of
Homeless Services)已经证实将其改为男性游民收容所,最快明年9月就会开放。
20大道127-03号厂房已闲置多年,正好处于密集居民区,繁华商业区以及5所学校(其中还有女子高中)的中心地点。而且,对面是华人经常用餐、消费的尚点广场,不少商家表示,若游民收容所建立于此,小区会越来越不安全、严重影响客源。华人居民更担心因为收容所的建立将令大批无家可归者的子女抢占学区名额,造成本辖区学龄儿童入学难。
这引起了当地社区居民的极大不满,就在感恩节刚刚过后,社区民众就马上成立了“大学点反游民所联盟”,准备将市府告上法庭。
纽约华裔发声抗议,勇于维护自己权益
市游民服务局计划在大学点127街兴建男性游民收容所,引发华裔社区各界不断抗议,来自纽约皇后区大学点,及周边社区的上千名民众再次举行集会,抗议市府在大学点设立游民所的决定。
市议员瓦隆(Paul Vallon)表示,开发商Liberty One
Group递交申请时,是以存放办公室家具设备(office furniture)为由、虚报使用目的,欺骗大众,从中谋利。目前,Liberty One
Group和市游民服务局(DHS)都未就开发商虚报使用目的一事响应。
参选市公益维护人的余炳文(Benjamin
Yee)表示,他理解市长想要解决游民问题,引起此轩然大波错在未花足够时间与民沟通。他表示,民众若有任何解决方案,都应积极提出、讨论。
前来抗议的华人冒雨齐声大喊“游民收容所需改址、大学点不要游民收容所”。住在125街20多年的赵桂英表示,她反对游民收容所进大学点。“我凌晨1时下班,走在路上也不害怕,但若收容所进小区,相信没有人敢在路上走。”她说。
美国华人正义联盟创始人陈锦良接受美国V视记者采访时说政府在6月曾明确表示不会在此修建游民安置所,但是这样的承诺突然变卦,让民众寒心的同时也感到气愤。
星岛日报对此评论道,对于华裔民众来说,辛苦工作可以在美国赚钱买房,这是每个新移民实现美国梦的第一步。生活中很多人忙于工作很少关心身边的新闻,但是我们辛苦买来的房子瞬间跌掉价格,这是我们任何人不愿意看到的结果。在大学点收容所安置问题上,正是又一次华裔民众的觉醒,我们需要执政者听到华裔社区的声音,也知道我们对此强烈不满的态度。也许反抗的声音不够洪亮,但是我们依旧要告诉所有人:开发商的欺骗行为,政府的不作为令华裔社区极度不满。
华裔并非自私不愿回馈社会,只是针对游民安置策略的合理性
大学点反游民收容所联盟负责人邓樱表示,华人是一群有正义感、同情心的移民,政府需要建游民收容所,华裔民众愿意出钱出力。但他也强调,我们不能因政治因素出卖大学点的安宁和安全,表示联盟的宗旨为保护居民不做“哑音”和牺牲品。
市府愿意将这种做法看做是社区对于游民的“怜悯”和“宽容”。但是事实上,在大学点这样的老弱妇孺集中的社区,以及商业地段却要专门为200名男性游民开放收容所?市府这种所谓对游民的“宽容”却变成了对社区居民的“刻薄”;熟悉大学点的民众都知道,这里虽然房价高但是交通却一直不够便利,没有地铁通过,每天的上下班高峰几乎都是出行难的问题,如果市府将游民安置在这里,他们又将如何寻找工作?如果游民不寻找工作,每天游手好闲在社区内,这难道是市府的初衷,如果硬要将游民塞在这样不合适的社区之内,也让人怀疑这是否真是出于对游民的“怜悯“?
事实上,游民在全美范围内都是一个问题。根据联邦住房和城市发展部的数据,2017年是自2010年以来游民数量首次出现上涨,全美有大约55万4千人无家可归,这其中包括流落街头以及住在收容所的人口。在游民安置问题上,很多地方的做法都有待改进。直接给钱显然不是长远之道,解决问题的关键应该是修建足够的可负担住房,让游民得以搬离收容所,同时让他们以及他们的后代不再继续做游民,这包括提供技能培训、就业机会以及教育,而不是政府租用更多建筑改作收容所,一味把游民“塞”进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