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冷就泻肚,无论是吃凉的还是受凉都如此,很多人以为,既然是泻肚, 就是脾气虚了,这个诊断不精确,如果只是腹泻,大便不成形,没有遇冷加重的问题,属于脾气虚;如果有了遇冷加重,肚子特别怕冷的情况,这就是脾阳虚了。
中医的气虚和阳虚是同一个性质的虚,但有程度的区别,气虚是功能不足,阳虚是因为功能不足影响到能量产生不足,所以,只要是怕冷,
肯定是阳虚,只不过这个阳虚有不同的脏腑所属,肚子怕冷,遇冷就泻肚的是脾阳虚;腰腿怕冷是肾阳虚,它们比气虚的程度严重一些,治疗的药物也要增加温热的性质。
脾阳虚的特点是能吃生冷的东西,吃了会拉肚子,舌大苔白有齿痕,但又不是常年大便不成形的,适合用“附子理中丸”治疗。“附子理中丸”中含有温热性质最高的附子,它是入肾经的,适合遇冷就泻肚的体虚或者年老者,因为这个药比较热,可能吃一段会上火,除了大便不再不成形之外,可能还有口干甚至口疮的问题。如果出现这些情况,可以用黄连水送服这个药,黄连每次2克泡水就可以,黄连是凉性的,正好反佐热药的热性,毕竟这种脾阳虚体质的改善需要一段时间,用黄连送服是为了能坚持吃一段时间,直到肚子不那么怕冷,大便成形了为度。
与此同时,
可以用艾灸每天灸灸气海、关元这两个穴位,每天灸十分钟,可以切一片生姜放在穴位上,隔着姜灸的效果更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