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有“悲秋综合征”吗?

(2016-09-19 15:59:29)

  演员乔任梁,在2016年中秋节之后,因为“抑郁症”而自杀。调查显示,约高达38%的抑郁症病人在秋冬季出现抑郁发作,秋季的自杀率也是全年中最高的即使是在普通人群中,至少也有15%以上的人,在秋天会有抑郁情绪体验,这就是中国常说的“悲秋’吧。

  人们总认为悲秋是万物凋零,使人触景生情,引起垂暮、忧愁之感。但随着脑科学的发达,研究者发现,人脑的深部有一个内分泌腺叫松果体这个腺体对阳光和明暗,非常敏感夏季,强烈的阳光可以抑制松果体的功能,使松果体激素分泌减少。立秋以后,白天渐短,尤其在阴雨时节,天色暗淡,松果体开始分泌大量的松果体激素松果体激素就是大家知道的褪黑激素,它能调节其他激素的分泌,重点是能 抑制甲状腺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

  众所周知, 甲状腺素能增强新陈代谢,促进机体发育,缺乏甲状腺素的时候,人会食欲不振、反应迟钝。肾上腺素能促进心跳、升高血压、升高血糖。这两种激素皆有助于思维活动的增强,使人精神振奋。若这两种激素在血中的浓度降低,大脑细胞的功能活动就要降低,精神也开始消沉,人就变得无精打采,善感之人更会愁肠满腹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在阴天的时候会伤感,阴天多的城市自杀率高,就是松果体素抑制了身体里兴奋性激素的分泌,人因此消沉乃至抑郁了。

  这种悲秋的情绪引起的诸多症状,也被医学研究者称为“悲秋综合征”,它的罹患者,多是平素对寒冷比较敏感的人群,常年在室内工作、体质较弱或极少参加体育锻炼的脑力劳动者,女性患者较多,年龄主要集中在20岁至50岁之间简而言之,体弱而不好动的人,更容易悲秋,典型的就是林黛玉型的淑女。

     既然原理如此,减轻“悲秋综合征”的办法的就是提高身体的兴奋性,可以借助药物也可以借助生活中的技巧,手段,最简单的就是每天至少有二十分钟左右的晒着太阳扩胸从中医角度上说,晒太阳和扩胸,都是振奋胸阳的办法,阳气的振奋是驱走心中阴霾的最好办法。你有“悲秋综合征”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