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补阴”是对当年消耗的“一把结清”

中医有“春夏养阳,秋冬补阴”之说。对于“秋冬补阴”的理由,传统的说法是:补阴的药物多滋腻,不容易消化,“立秋”之后,人的胃口好了,所以适合补阴。
其实,在“秋冬补阴”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春天和夏天都是消耗极大的季节,之所以人在春天会有“”春困”,到了夏天会“苦夏”,而“春困”和“苦夏”这两种病状,都以疲劳为主,而疲劳就是作为身体功能不足了,就是中医的“阳气”不足了,所以要通过补阳,提高功能应对外界的消耗。而补阳的药物,是在拨亮生命蜡烛上的火苗,虽然可以速效,但也同时在消耗人体之阴,人们都知道说“吃补药容易上火”,这个补药,说的就是人参附子黄芪之类的补阳补气药,它们在拨亮火苗的同时,加速了蜡烛的消耗,和炎热的夏天一起,是在伤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