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降压药无效的人,会想到中医中药,这是对的,因为这个时候要发挥中医治病“授人渔”的特点,就是通过药物,把引起血压身高的原因去除,使血压不药而降。
因为对高血压,特别是长期高血压的人,单纯的压制已经不是办法,降压药的作用,类似于中医的攻邪之法,去火药,多已无效。因为中医讲,“久病无实”“久病必虚”,常年的高血压,这个人往往已经被耗虚了, 而这个虚很多是“阴虚”,他们已经无“邪”可攻了。
我们的身体里,有一类神经,叫做“植物性神经”,是能够自动调整与个人意志无关的脏器的作用和功能的神经,就是在我们不知不觉中,它就已经替我们安排身体各个器官的工作了,在“植物神经”中,又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 交感神经”的主要作用是使瞳孔散大,心跳加快,皮肤及内脏血管收缩,冠状动脉扩张,血压上升,胃肠蠕动减弱,膀胱壁肌肉松弛,唾液分泌减少等。
简单说,当我们身体处于紧张状态时表现的那些生理反应,都是“交感神经”指使的,比如你要考试了,或者赛跑前,站在起跑线上等着发令枪声,这时候人会紧张得心跳,脸红,口干,甚至想上厕所,这就是“交感神技”的作用。
“副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与“交感神经”作用相反,它负责的是身体在安静时的状态:增进胃肠的活动,消化腺的分泌,促进大小便的排出,保持身体的能量,心跳减慢,血压降低等。简单说,“交感神经”是兴奋性的,“副交感神经”是抑制性的,它们很好地配合,控制着我们身体的生理活动。
如果植物神经系统的平衡被打破,便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功能障碍,比如,“交感神经”功能异常增强和持续亢进时,心血管系统的机能就要亢进,会出现了心悸、憋气、血压升高的症状;如果“交感神经”的功能减弱时,便会引起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的症状,当“副交感神经”的紧张长时间持续时,便会出现身体倦怠,站立时头晕目眩,容易疲劳等症状。
很多人听说过一个医学术语:“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说的就是这个,而有些人的高血压,其实就是这种紊乱的结果之一,这种兴奋与抑制之间的失衡,如果用中医的概念说,就是阴阳失衡,再具体到高血压,就是阳不入阴了,阳气浮越在上,脱离开阴的约束和管辖,阳亢奋了,血压就要升高,类似于“交感神经”的异常兴奋。
因此,使血压降下来的办法就是要把阳收回来,让它从新潜入阴之中,类似于使“副交感神经”准时“接班”,这就需要阴不虚,否则阳就无处潜入,所以,治疗这种长期的,降压药已经失效或者效果不足的高血压,中医会用到滋阴潜阳的办法,这个时候,补阴就成了降压的前提。
其实,这类阴阳脱离的人,自己是有感觉的,身体很瘦,或者并不肥胖,血脂也不高,引起高血压的几个危险因素他们都不具备,但是血压就是居高不下,而且睡眠不好,白天心里也烦乱烦乱的,有时候甚至想静也静不下来,心率也快,这就是典型的阴虚了,因为阴没有给阳足够的藏身之地, 阳才浮越上去的,血压才高上去的,所谓:“水亏于下,阳僭于上”,治疗的时候自然要用到大剂的补阴药,最常见的补阴药是枸杞,生地,首乌,在它们的基础上,再用上菊花,白蒺藜,钩藤之类潜送阳气的,使阴阳达到平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