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有一条路,和我有关

(2015-04-05 16:43:46)
标签:

情感

清明,走长安街,经过“佟麟阁路”,突然意识到,这条路是和我有关的。   

佟麟阁是抗日将领,等车的空儿,我又百度了一下“佟麟阁”的名字,祖籍上写着:“河北高阳县边家坞村”——这个我曾经写过很多次的地址,又拉近了我和这条路的距离。

我的第一笔稿费就是寄给这个地址的,因为我爷爷住在那儿,他是佟麟阁的侄子。当年被佟麟阁将军带出来抗日,在后来的文革中,因为国民党的身份,被遣送回了老家,这个地名是我幼年时经常寄信的地址,收信人那一栏上写着:爷爷 佟泽光。

因为近年对抗日将领的屡屡追记,我才真的知道爷爷的历史 ,也知道北京这条街道的名字,早就和我有关,只是那时候还很小。

文革中,爷爷在什刹海边上的院子被查封了,他住在我们家 ,经常和他一起来的,有个被他们叫做“荣轩“的人(我至今不知道他的名字是哪两个字,只是听爷爷爸爸这样叫他),比爷爷年轻些,不多说话,总穿一身黑色的衣服,我也始终没闹清他是谁,只觉得家里来了个“农村人”,远不及邻居家里来的上海亲戚体面。

 直到我上大学, 爷爷被平反,又回到了自己的院子,那个“荣轩”我又见过,那时候我才知道,他是佟麟阁将军的儿子。

“佟麟阁路”就像什刹海边上爷爷家的那个院子一样,于我,仅仅是个地名;而被命名的先烈,于我就是普通的亲戚。关于佟麟阁的记忆最多的来自奶奶,我至今还记得她常念叨的一句话:“佟家的姑奶奶,脚那么大……”

佟麟阁是满族人,满族的女人是不裹脚的,而佟家,包括我的姑姑叔叔堂兄弟姐妹,身都是高个子,绝对了承袭了满族人的特点。只有奶奶是汉族人,她裹了很小的脚,一点不像能骑马打仗的满族女人,但仍带着父亲和姑姑、叔叔,跟着爷爷烽火硝烟地走南闯北。

奶奶是在我上高中的时候去世的,仅仅因为摔了个跟头,坐在地上,并发肺炎去世。在奶奶的葬礼上,爷爷没流泪,盯着奶奶的面容看了很久,只说了一句话:“跟着我这么多年,我上哪儿,就把她带到哪儿……”

 我高考的时候报志愿,爸爸还征求了爷爷意见,我是爷爷孙子一辈儿中,第一个参加高考的,爷爷对大学也不甚了解,只是赞同,而且说,“学医好,不为良相即为良医。”

我的高考作文因为是范文,被拿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去播送,那时候也没有手机,等写信告诉爷爷的时候已经播过了,我只是把我人生的第一笔收入寄给了他。

那时候的我懵懵懂懂,没有自己消费稿费的想法和能力,当时的环境也无处消费,寄给爷爷是因为爸爸的提醒,我不过是到邮局办了个手续,爷爷和稿费于我都很抽象。

爷爷很小的时候就跟着佟麟阁将军从家乡出来了,直到后来成为国民党旅长,现在随意上网查,都能找到“佟泽光旅”,相关于他的战绩我始终没搞清楚, 也没想搞清楚,那是国家的历史,总会被铭记。

  我只知道爷爷个子很高,年轻时应该有1米8的样子,因为常年带兵打仗,到了晚年也始终保有军人的仪态。夏天的晚上,经常看到爷爷坐在院子外边的椅子上,永远是双手拄着拐杖放在椅子前,虽然是纳凉,但腰板永远是挺直的。

爷爷和佟麟阁将军长得像极了,向来叔侄总是最连相的,都是高个,长方脸,气宇轩昂。冯玉祥评价佟麟阁时说,没有任何不好的嗜好。这一点,爷爷也很像他的叔叔,不抽烟不喝酒,吃饭穿衣没什么讲究,只是绝对不能邋遢。

奶奶一生有保姆打理,轮到她自己做饭,只是会把饭做熟而已,爷爷也从来不挑,包括后来请来的小保姆,他也能将就着吃下每顿饭,遇到保姆突然想家,甩手不干,说走就走,爷爷都要多给些钱,让她们们带上。

爷爷被平反回来之后,曾经有电视台找到家里,他们想拍摄抗日将领晚年的幸福生活,但是,出乎他们意料,除了爷爷的派头尚存抗日将领的风范之外,院子和所有文革之后退还的院子一样,空旷萧条甚至有些破败,没办法,只好把爷爷奶奶拉到附近北海做了回戏。

     因为耳聋,爷爷很少和别人说话,交流多是用笔写,自然更少理会巡逻值班的街道大妈。但是,他去世后, 我整理他的抽屉,居然看到里面有厚厚的一摞捐款收据,估计都是街道大妈上门宣传时他捐的。

 那时候我就住在院子的西屋,爷爷说话或者和爷爷说话,都要很大声,我居然不知道他什么时候捐的钱,我相信,他一定捐得很痛快,因为他觉得这是做善事。估计就是人家递上张收据, 他按照收据上的数目直接给钱,然后送客,关门,绝对不会为搞清捐款去向和募捐者盘问纠缠,这一点也很像爷爷一生的为人:不求奢华,只求干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