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已经有两个读者问,家里老人住院,因为病情严重医生要给上呼吸机或者切气管,他们对这种治疗很抵触,觉得只要上了呼吸机或者切了气管,以后就拿不下来了,于是纠结于到底签不签字。
我
很理解家属的心情,他们之所以担心,是因为很多人在上呼吸机或者是切气管之后病重不治,因此,人们把这两种治疗手段和死亡连在了一起,甚至是划等号,事实
上远非如此。上呼吸机或者是切气管,只标志着病情严重,至于是不是能救回来,这些措施之后能否拿掉,和病人的身体状态治疗情况有关,甚至和是不是能及时用
上了这两个办法有关。
上
呼吸机或者切气管,一般是因为病人呼吸功能减弱甚至衰竭,导致血液中氧气很少了,医生会告诉你说“血氧”很低。但任何器官的功能维持必须以供氧充足为前
提,如果血氧很低,最先影响的是脑功能,这个时候,人一定是昏迷的或者神智不清神智错乱,烦躁得不行,如果不及时纠正缺氧状态,接下来逐个器官都会受伤直
到不治,所以,应该感谢现在有了呼吸机这种救命的办法,如果能及时用上,改善氧气供应,给各个缺氧的器官一个修复的机会,最终完全可以脱离呼吸机,不存在
依赖,拿不下来的问题。相反的,如果你坚持不用,确实没有以后拿不下来的问题,但是很可能,病人连眼前这一关都过不了。
气管切开的原因也类似,但和呼吸机不同的是,呼吸机是帮助呼吸功能减弱的人,比如因为脑血管意外的呼吸衰竭,从呼吸中枢就出问题了,指挥不了下面的呼吸运
动了,或者是因为呼吸时用到的肌肉无力,比如老年人很常见的帕金森,呼吸机可以帮助或者代替肺的一呼一吸。而气管切开则主要为了保证气道的畅通,比如这个
人肺部感染很严重,痰很多,甚至因为痰多梗塞了气管,吸痰又不给力,或者病人不配合甚至时间来不及,这个时候就需要切气管,一来保证氧气从切开的部位进入
到呼吸道,另一个也能帮助吸痰,减少堵塞,对于因为卧床已经出现肺部感染,自己又咳痰无力的人,医生可能会建议采取气管切开的办法。
一听气管切开人们就很害怕,甚至想到“割喉”了,事实上,这是个很小的但能救命的手术,以前经常有这样的事情,孩子因为食物、药物过敏,或者什么东西卡在
气管,脸憋得青紫,马上要
窒息,这个时候,如果身边碰巧有医生,但没有任何抢救设备,医生甚至会用钢笔尖之类尖锐的东西,对准脖子中间,喉结下面的位置,用力扎个洞,让空气从这个
洞,而不是从已经阻塞的咽喉进去,之后迅速送医,包括清理缝合这个创口,这个办法救过很多人的命,这个办法实际上就是“草根板”的气管切开,都是为了及时
的开放气道。由此可见,气管切开没什么可怕的,而且只要用得及时,不仅可以救命,而且也可以尽快改善肺部的感染,帮助肺部功能的恢复,也帮助之后脱离呼吸
机,能尽早将切开的气管缝合好,继续正常生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