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脾丸”和“健胃消食片”都治疗孩子胃口不好,如果不仅不爱吃饭,而且还大便干,就不适合吃“启脾丸”了。“启脾丸”比“健胃消食片”补的力量要大,更适合食欲不振兼大便不成形或者拉稀的孩子。
很多孩子不爱吃饭,大便总是稀的,即便哪天突然胃口好了,稍微一多吃,马上嘴里就有味儿,他们也比一般的孩子容易感冒,看上去经常是面黄肌瘦,头发也稀疏发黄,好像营养不良似的,这种孩子就适合吃“启脾丸”,因为他们脾气虚比较严重。
“启脾丸”是由人参、白术(炒)、茯苓、甘草、陈皮、 山药、 莲子(炒)、山楂(炒)、六神曲(炒)、麦芽(炒)、泽泻组成,是由补气经典“四君子汤”加焦三仙等消食药物等而成,更适合脾虚为主因的食积,消化不良。“四君子汤”针对的是成年人的脾气,消化功能弱。,吃一点就堵在胸口,人也容易疲劳。而“健胃消食片”的补药用得比启脾丸和缓,没有人参,只有太子参,太子参不上火,但补脾的作用不如人参黄芪,加上山楂、麦芽、 陈皮,所以“健胃消食片”的药性也没“启脾丸”燥,吃了之后不会大便干燥,更适合食积为主要原因的消化不良。
孩子,特别是婴幼儿,一般都是肚子大,总是鼓鼓的,这是因为肚子那个位置是中医所说脾经巡行的地方,而中医所说的“脾”是主肌肉的,孩子的肚子之所以大,因为孩子的脾气还不强健,被脾所主的肌肉无力,不能约束腹腔中的内脏,所以肚子就是膨出的。
如果孩子的肚子出奇的大,周身却很瘦,看上去有“细脖大脑壳”的感觉,这时候可能就有“疳积”了。“疳积”是中医的病名,“疳”有两个意思,一个是多食甘,也就是吃的过于甜腻,不好消化的东西;另一个意思是得了“疳积”之后,孩子变得很干,很瘦。总而言之“疳积”都是消化不良导致的营养不良,和脾气有直接关系,情况如果不及时改善,孩子稍微着凉就会感冒,这种情况,如果大便不干,“启脾丸”是很合适的治疗药,“健胃消食片"则相当于过去的“大山楂丸”了,半是药物半是食物,,没太多补脾的作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