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佟彤-九九归医
佟彤-九九归医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5,866
  • 关注人气:11,78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两种人最容易“虚不受补”

(2013-12-15 10:22:51)
标签:

杂谈


所谓“虚不受补”,就是吃了补药之后上火,出现口疮,便秘,长痘痘,嗓子疼,食欲不好等现象。之所以至此,与所吃的补药和吃补药的人有直接关系。

如果是舌苔很腻,本身胃口就很差,消化不好的人,吃了含有阿胶,山萸肉,熟地等补血滋阴的药物,容易出现虚不受补,他们的胃口会变得更差。这是因为胃肠不干净,本身有湿停滞,这是标像,即便这种人本质上有血虚阴虚问题,确实适合吃阿胶之类的药物,也要先利湿之后再进补,而湿邪去除的标志就是舌苔不再厚腻,这一点,在进补任何药物前都是铁律,必须要在舌苔干净,没有感冒发烧的时候,才能进补。

还有一种人,吃了人参黄芪之类的补气药后会流鼻血,口舌干燥,这种人可能也气虚,适合补气,但在气虚的同时一定还有阴虚问题,他们的身体偏瘦,舌质也偏瘦,而且舌质颜色偏红,这些都是阴虚的征兆,多是气阴两虚的。这种情况下,是不能单独补气的,如果单独补气就相当于单纯地挑亮生命的火苗,并没有给这个火苗添油加料,这样的补益,火苗过大导致上火在先,过度消耗导致生命储备不足在后,至少要加重阴虚。这类人的虚要阴阳双补,气阴双补,比较适合的是西洋参和太子参,它们能补气而不伤阴,如果用人参,黄芪类的补气药,也一定要用在阴虚已经减轻的时候才可以用,或者要以补阴药物相伴,比如配以沙参,生地,白芍等之类,离开了这些,就会产生“虚不受补”的问题。

  中医的补药分补气补阳与补血补阴两大类,前者的药性多温燥,后者多滋腻,所以后者适合消化功能强的秋冬服用,前者适合季节偏湿,又消耗极大的夏天服用,这也是为什么中医讲究“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