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枣补血已经是养生中惯常的提法,事实上,这是个误会,因为所谓的大枣补血是中医概念,不等于只吃大枣就能把贫血纠正,因为中医所补之血,不是单纯的贫血,而是指的“气血”。
植物性食物中,包括粮食、豆制品、蔬菜、水果、菌藻类、坚果中,确实含铁,但是“非血红素铁”,这种铁含量少,吸收率低,一般为1%~5%,且容易受粮食中的膳食纤维、蔬菜中的草酸、豆类中的植酸、茶叶中的多酚等的影响。所以吃大枣、木耳、桂圆等所谓的补血食物的效果是很差的。有营养学家做过统计,献血400毫升,人体共损失铁163毫克,而每100克干大枣含铁量为2.3毫克,吸收率以5%计算,则如果献400毫升血损失的铁全部用大枣补充的话,则需要吃干大枣141.7千克!很不现实。
大枣所谓的补血是中医概念,因为中医的“血”和西医的“血”不是一个概念,中医的“血”还包含的“气”的成分,就所谓“气血”,大枣补的是这种概念下的“血”。一个中医诊断血虚的人,可能并不贫血,但却可能有头昏,疲劳等问题,通俗的讲,这时候的血细胞不是一个顶一个地管用,所以虽然指标看不贫血,但不是每个血细胞都给力,这就是中医的血虚,之所以血虚,是因为血细胞的功能不强,西医的细胞器官的功能,类似中医所说的“气”,所以当虽然血细胞不少,但细胞功能不足时,就是中医的气血虚了,大枣的补的是这种情形。
大枣是入脾经的,脾气足的时候,吃进去的营养可以消化转化,人的状态就好,气血就旺盛,自然也没有血虚问题,大枣所说的补血,恰当地说,应该是通过补脾而使气血旺盛,补的不是血细胞中的铁,后者在中医中,也有可以借助的药物,就是所谓的“血肉有情之品” ,比如阿胶,这也就是西医意义上的“动物性食物”,因为动物性食物比如蛋白,肝脏,瘦肉中的铁的吸收要比植物性食物中容易得多,对血细胞的补给更直接。
如果理解了这个概念,当你贫血或者献血之后也就没必要指望大枣增加血红蛋白了,这是个误会,但不是大枣的错,更不是中医的错,错在了你没理解中西医关于“血”的概念的差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