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杨贵妃》要换掉之前的韩国导演,制片方的解释是:虽然韩国导演擅长艺术表现,但因为文化差异,无法塑造出一个符合中国人审美的杨贵妃。但正式公告出来前,网上已经将“换帅”原因,归结为杨贵妃的主演范冰冰“抢戏”。关于范冰冰的误传也是意料之中,如果同样的情形出在王珞丹或者海清身上,这样的误会一般不会有,谁让范冰冰比王珞丹、海清们有更加逼人的美艳呢?后者一直是范冰冰成功与失败的同一落脚点。
很多时候,不管问题是不是范冰冰的,对她的怀疑和误会都会接踵而至,从表面上看就是出于妒忌,其实更深的意味是,人们对完美的接受能力是有限的!无论是人或事,无论容貌还是德行,过于完美就会对人产生压迫感,旁人就会下意识地帮他找瑕疵,使其接地气。所以,完美一旦出现就要面临两种可能:一种是完美被质疑其真实性,比如范冰冰一直被怀疑整过容;一种就是要帮完美的人或事物增加瑕疵,比如”抢戏“风波之前与王学圻的无聊绯闻,都像要使“范美人”逊色的“黑斑”……这就和人的身体一样,一种超乎寻常的健康,大多有“上火”的趋势,甚至可能是疾病前态,对于这种情形,要么人为地吃药“去火”,要么自己通过鼻子出血而“解毒”,非此就不能使身体恢复平和状态。
“上火”是中医名词,也是人们常说的俗语,客观地定义就是:人体因为某种原因而处于超常状态。用中医经典解释就是“气有余,便是火”,“气”指的是平常的身体功能,当这个功能过多、有余的时候,人体就会显现出亢奋,这就是“上火”。换回审美角度,范冰冰长了一副优于常人的美貌,这就使她在旁人眼中始终处于能量过多状态,使这种完美保持在常人的接受能力之内的办法,就是在演技甚至做人上要找出问题,以期“能量守恒”。估计范冰冰对此早有意识,她之所以称自己为“范爷”,估计也是想用这个粗肆的称谓,衰减自己的美女意味。
中医治“上火”有诸多清火药,无非都是从各个环节克伐过盛的能量,除此而外,中医还认同一种自我清火的方式,在中医里叫“鼻紐”,就是鼻子出血,所谓“得紐则愈”,意思是,“上火”的时候,如果鼻子流血,火就可自然减去大半,也是因势利导地自我降低能量。可惜的是,范冰冰出道至今越战越勇,越来越不肯示弱,这也就难怪旁观者要以非议甚至诋毁的方式帮她“去火”了。
小时候,我最喜欢的事情之一,就是看到身边的楷模出错,特别是那些被老师家长称赞的,甚至用来对比我短处的好学生,他们的考试失误向来是我翘首以盼的结果。现在想来,这种幸灾乐祸的心情,绝对和我对完美的接受能力有关系,借用鲁迅先生的那句名言,谁让他们的完美“榨出了我皮袍下藏着的小”呢?盼楷模出错不过是等待他们和我一样做回普通,不给人以压力,从这个角度理解帮范冰冰“去火”的人,也不过是想放模样寻常的自己一马罢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