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梁朝伟的"随心体"

(2012-02-17 09:01:11)
标签:

九九归医

杂谈

 

梁朝伟有时闲着闷了,会临时中午去机场,随便赶上哪班就搭上哪班机,比如飞到伦敦,独自蹲在广场上喂一下午鸽子,不发一语,当晚再飞回香港,当没事发生过,突然觉得这才叫生活 这首被称为“生活体”的诗,据说就是梁朝伟的生活写照,近日记者为此问及他本人,梁笑着否定。但他解释说,他的生活确实很随性,跟随自己的心做事情”。梁的确给人这种感觉,所以远没有刘嘉玲看着精明,只是后者带了烟火气。

 记得几年前拍《韩城攻略》时在韩国采访他,他早早就等在了采访地点,穿着白袜子,盘腿坐在韩屋的地板上,乖乖等着记者挨个发问,有问必答的同时又总有点“灵魂不在现场”的样子,想必那时的他也随心去了。

   很喜欢作家毕飞宇,写过小说《玉米》。他应该算是天生的“书斋作家”,靠虚构就能感动天地。近日看到毕飞宇的一次专访,他说幸福的前提就是“忘我”。理由之一是,每次写文章的时候,他只要能感到自己的存在,那天的文章肯定写得不痛快。只有当他全部进入到作品的情节中,和作品中的人物纠缠在一起的时候,文章才能写得好,那个时候他也忘记了自己。

      毕飞宇的“忘我”与梁朝伟的“随心”其实是一回事,因为这个“我”立锥于繁杂的现实,这个“心”不关照周边的琐事,所以“忘我”和“随心”都能“忘忧”,他们因此有了各自的幸福。

   心理研究者说,人的烦恼、苦闷都是用“我”来做载体的,这个载体越大,苦闷就越大,具体表现就是,当你做的每件事情都和“我”有关的时候,你会平添很多烦恼,比如你总是在想,“我没能晋升”,“我的工资没人家高”“我的房子买贵了”。在这些烦恼中,“我”就是让你纠结的关键,“忘我”就是打碎承载苦闷的载体,载体没了,苦闷自然无从攀附。

在医学上也有同样情形,身体健康的时候,会有轻盈感,所谓“身轻如燕”不仅是一种客观形容,也是这个健康身体自身的主观感受。只有当人累了,老了,才会有“腿像灌了铅一样重”的感觉,那是器官以沉重的感觉提醒大脑“我在生病”,而任何一个能被你感到存在的器官,一定是有问题了。比如,我们只有在运动过量,心律不齐时,才会感到心“砰砰跳”;只有当牙齿发炎时,一咬牙就要碰到这颗牙,才会有“牙疼长,腿疼短”的异常感觉……

采访过梁朝伟的记者都知道,私底下的梁少言寡语,光彩只在镜头前,应该算是演艺圈中最“闷骚”的一个。他的幸福也是该秘而不宣,难以与别人分享的吧,因为那只是随着他自己的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