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电视,北大医院的外科医生讲他自己亲历的病例:一个得了“坏死性胰腺炎”的外地病人,因为贻误治疗,被送来时已经气息奄奄,打开腹腔一看,医生都惊住了:病人的胰腺像一滩烂泥一样弥散在腹腔中,只留下几根枯枝一样的血管,根本不可能清理出一点儿成形的胰腺组织。鉴于此,医生只能采取每天开腹清洗的笨办法尽可能地减少感染,但是最终因为病情严重,没能救回一命。
胰腺是人体中消化能力最强的器官,过去的北京人把肥皂叫做“胰子”,就是因为过去的肥皂是用猪牛羊的胰腺做成的,借胰腺中消化酶去污、洗涤。一旦发生胰腺炎,胰腺中的酶就要被激活,作用强大的消化酶会“敌我不分”地消化掉自身组织,无论胰腺还是其他器官,腹腔很快就变成破败不堪的“沼泽”。如果不是缘起于胰腺炎,一般情况引起的腹腔感染,甚至可以在腹壁上留置一个导管,将随时出现的脓液从管中排出体外,这种“开膛破肚”式的清洗实属无奈,就是因为胰腺酶激化了矛盾。
通过激化矛盾来解决矛盾是一种方式,但往往不是上策,因为激化就是打破平衡,让事件重组,这个过程是颠覆性的。是颠覆就要有代价,唯有处于最低谷、最不堪的时候,这种颠覆才不值得顾及代价,因为实在没有变得更坏的余地,就像这个病人,之所以只能“死马当活马治”,就是因为被激化的矛盾已经无法收拾。
现在很多电视台都开设了家常事的调节节目,栏目大多名为“情感”。参与这类节目观众时常会带上面罩,或者用“马塞克”遮盖自己,隐瞒身份,因为他们要把最不堪的家丑、隐私拿出来公开示众。节目内容无非是争房产,夺孩子,或者夫妻互诉不忠,总之是同室操戈,亲人翻脸之类很难上台面儿的丑事。
这种事情在生活中不稀奇,稀奇的是当事人敢毫不犹豫地公之于众,借助围观的力量解决问题,于是,节目中总能看到参与者恶言相向,直至最隐秘的细节曝光……这种以激化矛盾的解决问题办法至少说明一点,那些拿到观众面前说的事儿,已经不堪到了不需要顾及面子,顾及尊严的程度,算得上是生活中可以彻底废弃的残渣了,本该沉淀在永不不见天日的水底。奇怪的是,这种节目的受众并不少,非此不会各家电视台都办得乐此不疲,真的很难理解有此嗜好者,即便作为旁观,一次次地目击污浊泛起、脓液四溢怎么可能是乐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