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甜味儿的骗局

(2011-02-11 11:15:39)
标签:

九九归医

杂谈

     

  上小学就知道“糖衣炮弹”这个词,当时在宣传“南京路上好八连”。老师的解释是,裹了“糖衣”的“炮弹”最有欺骗性,可以在不知不觉击中革命同志。这也是没办法的事,甜味儿于当时实在是太稀缺了,特别是对艰苦一生的人们来说。这一点,写过《小人国》的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有个说得过去的解释追求甜和光明,是人类两件最高贵的事情……再后来知道了“口蜜腹剑”,“甜蜜的谎言”之类,也都和糖有关,但都有包藏祸心之嫌。

     人类口腔里的甜味感受体直接连接到大脑中分泌“内啡”的地方,而“内啡肽”是一种可以直接产生快感的物质,是甘之如饴这一感受的“发祥地”,最容易制造甜味儿的骗局。

我认识一个老先生,六十多岁,虽然十年前就查出了糖尿病,但因为毫无症状,所以始终没吃药,始终自觉身体很好。一次体检做心电图,发现有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再查,才知道心脏最主要的两条血管都已经堵塞超过80%,不做搭桥手术就可能随时发生意外。他很奇怪,这么严重的冠心病怎么从来没发过心绞痛?他甚至怀疑诊断,直到把“冠脉造影”的片子摆在他面前。

  原因很简单,十多年的糖尿病使他的血管、神经始终“浸泡”在糖里。血糖首先会伤及多级血管,从冠状动脉主干直到微小动脉,而一般冠心病人的冠脉病变,只在主干或大的分支,较少累及小动脉或微动脉。与此同时,神经也被过高的血糖损害着,直至失去报告疼痛的预警能力,对疼痛的耐受性增高,甚至对疼痛无感,是糖尿病人的典型症状之一,为此,很多糖尿病人会并发“糖尿病足”,也是因为神经对伤口的疼痛无从感知,再加上血液中的糖分给了细菌最好的“培养基”,足部的感染就在不知不觉中蔓延开来,甚至可以严重到需要截肢。

   在医学上,糖尿病被称为冠心病的“等危症”,意思是,只要你罹患糖尿病,就等于患上了冠心病。在同等条件下,糖尿病人得冠心病的机会,是血糖正常者的2~4倍,很多时候,这种能使人马上毙命的疾病,就在无声无息中发作着,这也是“糖衣炮弹”的效果,是甜味儿制造的悲剧。

   中国的历代名医里,用甜味药治病的少有,经典的是张仲景的“小建中汤”,里面的饴糖用到了30克的分量 适时正是灵帝后期的大疫流行,朝政日非,民不聊生,张师此方是尊《内经》劳则温之之意旨在一饴糖的醇厚补给劳顿中的虚寒疾患者。更多的时候,有价值的好药大多是苦味的,包括杀人无过的人参,就带着一种刺鼻的苦涩气息,但这不影响它在生命危急时刻起死回生,为“良药苦口”一说奠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