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提出过“口欲期”的理论,他的意思是,1岁以前的吃奶孩子,处在“口欲期”,嘴是他生活和兴趣的中心,吃奶、哭叫或抓咬全凭一张嘴。1岁之后,孩子进入自我控制期了,个性第一次张扬,如果此时对其压抑过多,孩子会退回到“口欲期”,甚至累及其后一生,精神分析学称此为“口欲期固结”。这种人即便成年,心理上仍旧会有儿童特点,中国人惯有的“窝里斗",毫无意义的打嘴架甚至口诛笔法,都和嘴扯不清干系,都被认定是一种病态的“口欲期固结”,是不成熟的表现。
孙海英一直在炮轰冯小刚,直到《唐山大地震》有了不错的口碑,孙仍以“绝对不看”的方式继续非议,这就有失风度了,至少不像一个老演员。虽然冯小刚迄今尚未失态,但按他的性格和涵养,爆发也是早晚的事,之前对指着记者直言“我想抽你”,就是典型的一例。
打嘴架不是男人的长项,那是女人该有的特权, 因此才有“三个女人一台戏”的说法。女人之所以能撑起一台戏,因为女人的心理往往比男人幼稚,她们擅长的“嘴力劳动”,是“口欲期固结”的痕迹之一,也许孔子就是因此得出了“女人难养”的结论的。
基于“口欲期”的理论,有心理学者认为,话多,吃零食乃至抽烟,这些和嘴有关系的行为之所以发生,都是因为没能顺利地度过“口欲期”,嘴需要满足的原始欲望,以吃零食或者说话的方式表达出来,借助物质宣泄情感。男人抽烟的道理也与此类似,因为叼烟、吸烟都是对嘴的不间断使用,男孩子喜欢用吸烟来证实自己长大,在心理学上确实有一定道理的,至少吸烟是成人之后的“口欲”……
以前我们单位有两个男领导,为一件事情当着众多女下属的面儿争执起来,其中一个辨论得口若悬河,口水横飞,另一个却渐渐地声低气怯,独自向隅了。前者赢得很风光,自觉在女下属面前保全了自尊,但输的那个后来却娶了全单位最漂亮的女孩子,而且就在那次败北之后。女孩儿说,她就是在那时爱上他的,一个抽烟男人沉默的背影……
沉默是隐忍和自省,而抽烟则是一种担当,至少在心理学上,抽烟是代替了喋喋不休的对自身幼稚的暗自弥补。所以,我见建议孙海英和冯小刚抽烟,建议准备互相指责的男人们抽烟,因为后者是一种安度“口欲期”的成熟方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