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0/middle/6171e29ftb6b3f641db99&690
(跟苗苗的亲密合影还真不多,大多数时候我都藏在镜头背后。)
从最初接触到博客这种网络工具之时起,我就没有停止过记录自己的生活。这或许源于我自初中起就养成的写日记的习惯,高中时候因为学业繁重只写了寥寥几篇无病呻吟,味同嚼蜡的文章,不得不承认在满脑子都是“复数”,“辛亥革命”,“唯物辩证法”,“命题作文”的年代,思想很难迸发出文字的火花,但那三年倒是看了不少文学作品,曹禺戏剧选集,围城,欧也妮葛朗台之类的,成果是两大本摘抄,多年之后回想起来竟发现那些书里写了些什么自己全忘了,这使我怀疑当年看书的目的只是为了消遣,所以也没有留下只言片语的感想。大学是浮躁的四年,尽管也留下了两大本日记,但内容未免牵强附会,无非是些流水账,或者“为赋新词强说愁”的东西。
博客的特色是“你在写,别人在看”,全然没有了日记的隐秘性,这使得我在每写一篇文章的时候思考的时间更长。大学快毕业的时候在新浪写下第一篇博客,工作后又在Space,QQ空间开过博,散兵游勇,游击作战,有朋友或同学来访,留下脚印,或者评论几句,都让我兴奋不已,乐得与TA们互动,嬉笑怒骂,相谈甚欢。
写育儿博是从怀孕的时候开始的,当肚子里正孕育着一个小生命的时候,我发现自己所有的文字都很难聚焦于其它任何话题,除了BABY,一直延续到今天仍是如此。我是从2010年2月4日把之前写的育儿博客搬到新浪的,两年的时间里一共写了101篇博文,从数据上看算不上高产,除了因为工作没有太多时间的原因之外,还因为写博客也需要些灵感和心情,我实在不愿意为了追求数量而降低了对博文质量的要求,发表一些滥竽充数的文字和照片。
这或许是因为在我内心深处,总还是存有一丝幻想,梦想着有一天苗苗长大了,她愿意回头看看妈妈那些年为她记录下的这些文字;她愿意走进妈妈为她珍藏的那些童年的故事里,寻找自己儿时的踪影;甚至她愿意试着阅读一下妈妈曾有过的心情,像一个朋友一样轻抚我的每一次欢欣愉悦,每一次彷徨困惑,每一份憧憬期待。所以我认真的敲下每一个字,力求真实的去做一个记录者,感受者。前几天跟好友在MSN上聊了几句,她说我这妈当得越来越起劲了,博文写得越来越细腻,觉得我比以前细心了很多。我当做是溢美之词照单全收,心里还有些窃喜,但是who
knows,有时候我也觉得,是因为自己平时陪伴孩子的时间不够多,所以只好寄情于文字,也算是为孩子多做一些事情来补偿我欠她的那些时光。
原本只想在此做一个虔诚的记录育儿生活的主妇,未曾想到以文会友,竟在这片天地里认识了一些五湖四海的朋友,这对于我来说真是个太意外的惊喜。我深深的感慨,文如其人,那些我持续关注的博主必定也是同我一样用心经营一方天地,用真诚写作的人。读TA们的文字,仿佛看到一颗颗晶莹剔透的内心,那样坦诚的展现在我的面前,读文如读心。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从来不在乎对方是不是“百万写手”,“千万点击率”(相反有些粗制滥造哗众取宠的“名博”实在让我反感),也不在乎TA是否也关注我的博客,我喜欢的博主就一定会默默关注,支持到底。
事实上,我从TA们的文章中读到的最多的是“真实”和“爱”,这也正是我写博客的初衷,这一年里,我看到了太多太多这样温暖人心的美丽文字,把我的心融化,让我的内心充满了感动和感恩,我想,我应该感谢这些虚拟世界里素未谋面的朋友,TA们的慷慨和智慧给了我不一样的视角,不一样的心态,去看待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我也会继续自己的脚步,坚持自己最初的理念,开启龙年的博客之旅。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7465ZH00SIGG.gif
http://s3/bmiddle/6171e29ftb6c8757cefa2&690
祝所有的朋友们龙年吉祥!万事如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