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标签:

育儿

国庆出游

坐飞机

新加坡

    一个最近流行的冷笑话做开场白:由于理论准备不足,国庆外出休假游玩的系列博文迟迟无法推出。该系列要写多少篇,多久才能完工,目前也是未知数。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10EN00SIGG.gif

 

    这个国庆带苗苗去新加坡除了游玩之外,一个更重要的目的是为了参加我多年的同学和好友Tunzi的婚礼,并且Tunzi还特地邀请了苗苗为她担任婚礼的花童,此番远游可谓“任重而道远”。

 

    由于苗爸近期工作无法请到长假,我们只能在婚礼前一天晚上乘坐夜班机抵达新加坡,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考验,更何况我们还带着从未坐过飞机的未满三岁的苗苗。

 

    苗苗听说要坐飞机出远门,提前好几天就兴奋激动得不行,每天早上起床的第一句话就问:“妈妈,今天我们

标签:

育儿

幼儿园

分离焦虑

适应期

爱上幼儿园

分类: 苗苗的生活点滴

http://s13/middle/6171e29ftc8c7f807719c&690
                                       (图片来自网络)

 

     9月3日,苗苗正式开始了幼儿园的新生活,这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孩子迈出了独立人生的第一步。作为妈妈,我为她感到骄傲,也对苗苗未来的幼儿园生活充满信心和期待。

 

    其实,苗苗从8月15日就开始了试入园,只是,按照幼儿园的规定,试入园阶段孩子只上半天幼儿园,中午吃完午饭就可以由家长接回家了。这半

标签:

入园

幼儿园

托班

分离焦虑

家访

家长会

育儿

分类: 苗苗的生活点滴

    在上个月就接到幼儿园老师的电话,通知了苗苗入托的时间和相关的准备工作,从7月底开始,我们就陆陆续续为苗苗入园做起了各种前期工作。

   

   {入托还是上小班?}

    一直在考虑着犹豫不决的问题是苗苗到底该入托班适应一年还是直接上小班?幼儿园是按照孩子的年龄来划分,如果是出生在8月31日以前的宝宝,入园的时候不满3周岁的话,一律进入托班学习一年。当然,家长也可以跟老师要求提前送孩子进小班。苗苗出生在10月份,入园的时候已经快2岁11个月,不到上小班的年龄,可是上托班又显得大了一点。为了这个问题,我和苗爸着实纠结了好一阵子,争取了很多过来人以及老师的意见,分析了各种利弊因素,经过了深思熟虑后后还是决定让孩子顺其自然的按照幼儿园规定的年龄段进入托班。孩子的成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培养好的习惯和性格,塑造孩子

(2012-05-05 16:02)
标签:

母校

十年

光阴

重游

老校区

共青道

香樟树

广玉兰

水杉路

分类: 苗妈的生活感悟

    这世上最神奇的就是光阴,它无声无息,无影无踪,却如丝线一般穿越年华与记忆,穿越了曾经的如诗青春,恋恋风尘。整整十年之前,当我带着和所有即将成年的少年一样的梦想与希望离开长江北岸的那座小城,离开寒窗苦读六年的中学母校的时候,我未曾敢想过,五年后的某一天,我在热闹的都市繁华的街头,遇见那个曾在中学校园无数次擦肩而过却不曾相识,最后却与我携手承诺一生的男人;我未曾敢想过,十年后的某一天,我会带着自己的孩子回到给过我们最初的梦想和起飞的翅膀的地方,走过那片多年前曾留下我们匆匆脚步的校园,怀着虽恬淡却无法平静的心情。

                                                       &

(2012-02-22 18:37)
标签:

亲子班

早教机构

国际品牌

沟通

能力

模仿

独立

相处

育儿

分类: 苗苗的生活点滴

   http://s12/middle/6171e29ftb98b2083faab&690
                              (用手机拍摄的苗苗上亲子班的照片)

    苗苗对于上亲子班的热情和执着是我不曾想过的,实事求是的说,我给苗苗报过的两个亲子班,都是就近选择的软,硬件条件都很一般的幼儿教育机构,每节课的平均花费不到100元,与那些知名的国际早教机构相比真是难以望其项背。出于对经济条件,交通等多方面的因素考虑,我甚至从来没有带苗苗去那些一堂课收费200多元甚至更高的早教机构上过体验课程,不知道这些机构的高消费是否真的意味着高质量?我们没有比较过,也就没有发言权。单就我所了解到的而言,苗苗在自己的亲子班里,收获了快乐和自信,从这一点上说,我坚持带她上亲子班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标签:

育儿

博客

新浪

育儿博客

网络

虚拟世界

博友

分类: 苗妈的生活感悟

http://s10/middle/6171e29ftb6b3f641db99&690
             (跟苗苗的亲密合影还真不多,大多数时候我都藏在镜头背后。)

 

    从最初接触到博客这种网络工具之时起,我就没有停止过记录自己的生活。这或许源于我自初中起就养成的写日记的习惯,高中时候因为学业繁重只写了寥寥几篇无病呻吟,味同嚼蜡的文章,不得不承认在满脑子都是“复数”,“辛亥革命”,“唯物辩证法”,“命题作文”的年代,思想很难迸发出文字的火花

标签:

两岁两个月

身高

体重

勇敢

打针

疫苗

睡觉前聊天

理解孩子

育儿

分类: 苗苗的生活点滴

    http://s15/bmiddle/6171e29ftb498f3579c1e&690
      (带个假发套,酷吗?)

 

    已经坚持三周给苗苗写周报了,有必要表扬自己一个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31EN00SIGG.gif。我始终觉得把孩子的成长过程用文字记录下来还是很有必要的,这也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当我有了每周给苗苗写周报的习惯之后,也会在每一天的生活中去仔细观察她的一言一行,每一个小变化,每一点小进步都会让我感到惊喜和欣慰。我想尽量的把孩子的成长过程真实的记录下来,不管是那些让人愉悦的,感到高兴的,还是那些让人难过的,有时候感到困惑的,虽然这些记录不可避免的带有妈妈的主观意识,但仍然要

(2011-08-18 11:05)
标签:

育儿

分类: 苗妈的育儿心得

   http://s15/middle/6171e29ftaa87894e20ee&690

    育儿书籍我看得很少,在我的观念里,教育是个顺其自然的事儿,况且我一直很自以为是的认为凭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外加这么些年的生活经验,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总是个不在话下的事儿吧?!再者现在市面上的育儿书籍实在多如牛毛,质量参差不齐,我真的很怕这些言之凿凿的“育儿专家”实为绣花枕头,误导了我的教育理念。

 

    直到我看了这本《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这本书是我还在怀孕时苗爸就买给我看的,可我一直提不起兴趣,觉得一切都尚未起步,看这本书也太早了,要知道,这一度让苗爸很抓狂,认为我这人不重视教育。一两个月之前,当我猛然发现苗苗变得不像从前那么乖顺,甚至很有个性的跟大人作对的时候,当我猛然发现我有些时候竟然对着这么一个小小的人儿毫无办法的时候,我才想起

标签:

育儿

分类: 苗妈的育儿心得

    师兄牛牛爸爸约我在博客上探讨一下这个topic。我无从提笔,这其实是个略显沉重的主题,我想举重若轻的谈几句,但发现真的很难。

 

    老实说,对这个问题,我思考得不多,也可以说,不愿意煞费苦心的去思考它。父母对孩子的给予和奉献,本身就是一种本能,既然是本能的东西,很难拿标尺去衡量它,每个家庭有自己的不同的条件,但天下父母心是相同的,都希望给予孩子最好的,把孩子需要的都给TA。这只与爱相关,与亲情相关,与物质无关。往俗了说,有的孩子生在豪宅,有的孩子生在廉租房,生在豪宅的孩子的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生活条件,最顶尖的教育,生在廉租房的孩子的父母省吃俭用,让孩子吃饱穿暖,这两种给予都是给予,都是父母出自内心的爱的表现,从这一点上讲,没什么优劣之分。

 

    师兄说生孩子之前要考虑好有没有在财力上特别是在心理上做好准备,这句话我部分同意。诚然,物质条件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生存的基础,是需要

标签:

育儿

分类: 苗妈的生活感悟

    周日在BNU参加了一场考试,坐在考场里的感觉是久违了的,三个小时的煎熬,以至于到最后我竟然实在有些烦躁不安,不得不提前交卷。

    在大学校园里呆了一天,有一种旧梦重温的小伤感。离开象牙塔已多年,经历现实社会的洗礼,熏陶,又终于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感情归属,成家,生子,其间经历的种种坎坷辛酸,不足与外人道。如今伴随孩子的成长,我庆幸自己的生命得到延续,好像又重头开始再活一次,再体验一次生命最初的欢欣和愉悦。而那些曾在校园里生活过的时光,竟仿佛如前朝往事一般的模糊了。

    跟很多朋友聊起女人婚后的感想,大多觉得虽然生活变得稳定,有了归属感和安全感,然却没有了单身时候的那一份拼劲儿和努力。我猜想每一个女人在学生时代都会或多或少的有自己的梦想和期待,未来或想继续深造多念些书,或想在工作上有如此这般的造诣,而到你结婚的时候,你的梦想实现了多少?还有多少人愿意继续为自己的梦想去加一把油努一把力?

    而我听到的大多数人的答案是,梦想离我已经太遥远了,梦想只是青春期一个天真而美好的憧憬等等。是的,我也有同样力不从心的感慨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