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0/middle/61712d32gabdbe8e50709&690
(宝贝入园证件照)
今天是九月一日。一个平常的日子,可是,对于我这样一个家有宝贝要入园的妈妈来说就不是很淡定了。虽然前期经过了充分的准备,但是,这个日子真的来临了,心里还是很担心。有点hold不住啊。
因为我在外地上班不在家,根根爸爸也在北京学习,所以,宝贝今天入园就只有姥姥去送他了。本来我说请假回去,但是,考虑到人越多孩子的依赖心里越严重最终作罢。八点半,姥姥把根根送到了幼儿园,在幼儿园门前,老师牵着孩子的手走进去的,姥姥说,那一刻心里酸酸的,像是被别人拿去了自己最宝贝的东西一样。我想,孩子初入园,需要适应的比仅仅是孩子,还有家长。
现在还是适应阶段,所以幼儿园实行半天的方式,早晨八点半送去,中午十一点去接。我十点二十打电话回家,姥姥就已经等在幼儿园门口了。问了根根的老师,老师说早晨的时候所有孩子都哭了,他也哭了。这一上午没吃什么,发了水果给他,他也没吃,但是喝了水。哭的时候,自己不停的抽纸巾擦鼻涕。但是姥姥说,中午的时候,吃饭吃的很好,吃了一碗的米粥,一杯核桃粉,一些鱼籽酱,还吃了一张小饼。问他明天还去幼儿园好不好,他答应说好。
收集整理了几个小故事,和家有宝贝要入园的妈妈们分享一下,希望我们的宝贝都能顺利的习惯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
(一 )入园,妈妈先过心理关宝宝要上幼儿园了,妈妈的心也揪起来了:第一次过集体生活,要接受陌生的老师和同伴,要遵守幼儿园的制度,要学会和其他小朋友共享玩具……总担心宝宝的心理承受不了。要提到宝宝的入园焦虑,妈妈们都能说出个一二来。可是,恰恰被妈妈们忽略的,却是她们自己的心理:妈妈们同样也要面临着入园的心理关,而且,这一关过得不好,把你的焦虑“泄露”给了宝宝,那可是“后患无穷”啊
幼儿园孩子入园适应须知千叮咛万嘱咐——担心老师照顾不周妈妈的表现:举个例子,小宇刚上幼儿园,妈妈一百个不放心,每次送小宇到幼儿园,都反复嘱咐老师看好小宇,该给他吃什么,什么时候喝水,户外活动应该注意什么……面对小宇不舍的哭闹,小宇妈妈又一再向小宇保证,会很早来接小宇回家,会给小宇带礼物来。潜台词:几个老师面对十几个孩子,能照顾得像家里那么好吗?会不会不小心让他受伤了?如果老师忘记提醒他喝水,他不好好吃饭,渴了饿了怎么办?……
宝宝的反应:入园一段时间了,小宇仍然不愿意上幼儿园,每次妈妈送他到了园里,他都紧紧拉着妈妈的衣服,不愿意松开。每天下午妈妈来接时,他都表现得非常高兴,不和老师说再见就迫不及待地要走。园长进言:小宇妈妈对老师不放心,所以才会左交待右嘱咐,小宇在旁边的感觉是妈妈迫不得已才把自己送到幼儿园,幼儿园老师肯定不如妈妈照顾自己照顾得好,所以,小宇也对老师产生了不信任的情绪,不愿意在幼儿园多呆一会儿。小宇妈妈需要表现出自身对于幼儿园的热爱和信任,多和孩子讨论幼儿园有趣的事情,才能逐渐消除孩子的不安。
(二)不要躲在门口偷偷看——担心孩子没人管妈妈的表现:佳佳妈妈每次把佳佳送到幼儿园后,都不会马上离开,而是躲在幼儿园门口,偷偷看着佳佳,直到看到佳佳停止啼哭才离去。偶尔还会带佳佳在户外游戏区玩半个小时才送到班里去。幼儿园妙招对“哭潮”
潜台词:孩子哭着进园,老师有没有时间哄她?如果没有理她,她会不会一直哭下去?我多陪她一会儿,她是不是就能好一些了?宝宝的反应:尽管佳佳已经入园一个多月了,可每次到幼儿园都会大哭,而且一会儿跑到门外看看妈妈还在不在,如果不在,会有些失望但不会哭。如果看到妈妈,就会大哭不止。园长进言:孩子会根据妈妈的某些行为来判断幼儿园的安全性。如果妈妈对孩子在幼儿园是否适应存有忧虑,那么孩子对入园也会忧心忡忡。妈妈躲在门口偷偷观察宝宝的行为,就是对宝宝和幼儿园老师不放心的表现。佳佳发现妈妈远远地看着自己,又不能回到妈妈身边,肯定会觉得委屈,哭闹就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了。所以,妈妈把孩子交到老师手上后,应该愉快地和孩子道别,然后更快离开,别把自己的不安传递给孩子。
(三)抢占玩具——怕孩子受委屈妈妈的表现:轩轩进入幼儿园一个多月了,情绪逐渐变好。有一天,妈妈在幼儿园看到轩轩因为抢一个玩具轿车和另一个孩子发生了争吵,轩轩被推了一下。妈妈在旁边心疼得要命,以后每次都帮孩子占好这个玩具。每天早上催轩轩入园都会说:早点走,我们就能玩到这个玩具了。潜台词:我的孩子从来没有受过这种委屈,幼儿园这么多小朋友,玩具毕竟有限,如果他玩不上,该多失望啊!宝宝的反应:轩轩每天到幼儿园都很积极,入园后也会占着这个玩具不撒手,其他小朋友想玩,轩轩不给,实在不行就开始哭,然后大声喊着找妈妈。园长进言:因为妈妈的默许,轩轩霸占玩具的欲望得到了强化,无形中让轩轩觉得自己这样做是很正常的。而且妈妈以玩具为入园的诱饵,在短时间内可能会起到一定效果,但是长期下去,一旦这个玩具对轩轩失去了吸引力,他对幼儿园的兴趣就会下降。在幼儿园,孩子可以在争夺玩具的过程中学会如何和他人友好交往,所以妈妈应该和老师配合,鼓励孩子适应集体生活,学会和其他小朋友共享玩具,感受到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的乐趣。因为和妈妈或者其他抚养者产生了稳定的依恋情感,孩子在刚入园的一段时间内,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分离焦虑”,作为妈妈,一定要在心理上做好充分准备,在孩子入园前后尽量做到:入园前和孩子兴致勃勃地谈论幼儿园,告诉孩子幼儿园是一个有趣的地方。入园时需详细咨询幼儿在园的各个细节,准备好一切入园材料,并和老师做好沟通。充分配合幼儿园做好入园过渡,在每一个环节中观察孩子的情绪状况,决定下一步的过渡引导行为。在孩子入园后要和孩子经常探讨他(她)在幼儿园的趣事,对于孩子遇到的问题,要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幼儿园的老师要经常沟通,互相配合,彼此信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