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化遗体是看似“冷血”的人道主义
(2013-01-15 22:36:46)
标签:
云南镇雄
山体滑坡
火化遗体
杂谈
|
分类:
说三道四
|
云南镇雄县“1.11”山体滑坡造成46人遇难,13日上午,当地政府表示,遇难者遗体已全部火化。只是官方火化遇难者遗体前未通知家属,部分在外打工村民未见到孩子最后一面。镇雄县副县长称火化决定经过集体讨论,担心村民看到遗体后情绪出现更大波动。
新闻来源:新京报
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3-01/14/content_403565.htm?div=-1
镇雄山体滑坡让亲人遭遇灭顶之灾,家属从外地赶回去想见遇难者最后一面,可是官方已经“集体讨论”决定将遇难者火化,家属见到的只是标有遇难者名字的骨灰盒。此时,失望的家属必然听不进官方解释,以至于连官民对话的座谈会也半途结束。官方因此被指强行火化遗体,遭遇公众和舆论指责。
但是,火化遗体却是官方在处理灾难时的无奈选择,这种看似冷血和无情的举动背后,有着其深情和人道主义的一面。
首先,火化遗体可让遇难者有尊严地离开人世。遭遇山体滑坡,巨石砸在身上,遇难者面目全非,甚至无法辨认了。刚刚遭遇了人生最大的不幸,火化遗体可以给他们留下最后的尊严。因为,亲人和社会记着的是他们生前的音容笑貌,而不是惨不忍睹的模样。
其次,火化遗体可以避免家属和公众的人生阴影。亲人离去已经让人痛不欲生,如果家属发现他们生前曾遭遇过惨绝人寰的痛苦,必然会像官方解释的那样:“村民们看到之后,情绪出现更大的波动”。这种痛苦会传染,成为生者一辈子抹不去的心理阴影。
我做编辑时,采访过一起渣土车碾轧行人事故,等红灯的母女俩被车轮碾成碎块。血腥的现场让家属失去知觉,几天说不去一句话。我多次采访死伤惨剧,但此次对遇难者痛苦和不幸感同身受,最后求助于心理医生才走出悲伤阴影。
再次,如果是为了掩盖真相而强制火化遗体,何须县、乡领导和村民代表集体讨论?而且,大灾之后有大疫,遇难者亲属不能全部及时赶到家乡,为了更多人的安全,不得不火化遇难者遗体。
遗憾的是,官方没有通知家属并征求意见,引起了误解。但山体滑坡是一种天灾,政府也在积极调查真相,此时公众和舆论如果一味强调“强制火化”,只会带来更大的悲情,甚至为家属和悲怆的公众心理带来第二次伤害。苦难和不幸是生活的一部分,有时必须留下遗憾才能使我们更好地生活。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