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学“星座教学”理应多多益善

(2013-01-08 09:58:57)
标签:

星座教学

杂谈

分类: 说三道四
    近日,扬州大学开设的“十二星座教学”课。该课是学生社团在周末举办的社科类讲座,深受学生欢迎。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表示,学院没有推行“星座教学”,是学生自行组织的。(新华社)
    把同一个星座的学生集中在一起听讲座,这种不拘一格的创意让所有人眼前一亮。但扬州大学担心成为“出头鸟”,此事前脚刚刚曝光,他们后脚就否认与学校和教师有关。即便“星座教学”与学校和教师有关,即便是学校设置的选修课和必修课,公众在争议之时也能抱以宽容之心,因为这是对高校课程设置的一种有益探索。
    其实,学校对“星座教学”牵涉伪科学的担心有些多余:这只是吸引学生周末听讲座的一个噱头,学生们都认可这种形式;学生能随时随地在报刊、电视、网络上接触星座知识,也没盲从盲信;通过“星座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分辨迷信星座的不足,它只是校园生活的点缀,没必要大惊小怪。
    更何况,学生喜欢“星座教学”,不仅在于“星座”的魅力和吸引,更是发泄对当前高校课程设置过于陈旧的不满:专业课程设置全国千篇一律;课程内容都是几十年前研究成果;学习方法还处于“原始社会”阶段;学校学习与实际社会生活脱节。要想不让学生逃课,就得在形式和内容方面创新,而“星座”就是一个很好的知识包装。
    高校课程改革在“形式主义”层面的探索有很多:风水课、恋爱课、生死课、星座课、爬树课、柯南课、AK-47课。这些课看上去噱头很足,但必须从形式的革新延伸至内容的革新,否则,这些看上去不错的形式也会被学生抛弃。对学生来说,现实性和时代感都充足的内容才会让自己受益匪浅,才会让自己为专业投入更多兴趣和精力。
     但即便如星座、风水等本身存在诸多争议的课程和讲座,也可以成为撕开沉闷逼仄高校和鼓舞学生心灵自由的突破口。在这种窒息学生青春和创造的氛围里,任何一点突破都值得鼓励和赞扬,即便是试错也可以带来生机和活力。故此,扬州大学与其否认星座教学,不如鼓励多开辟类似课程,让讲座和课程成为吸引学生的“星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