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警方千里追手机并非“小机大做”

(2012-12-18 09:50:42)
标签:

杂谈

分类: 说三道四
    西安的令女士购物时手机被偷走,通过定位系统她确定自己的手机位于北京的1家手机维修服务部。警方在与服务部联系后,两名警察乘火车至2400公里外的北京,在确认该手机为令女士所丢失的那部后,警方将手机取回送还失主。(华商报)
    两名警察奔波了2400公里,办案经费甚至超过丢失的手机,西安警方的做法引起了争议:有人认为花费巨大人力物力财力去挽回失主的小损失不值,但也有人持支持态度。其实,这件事不用争议,尽最大努力为纳税人挽回损失是警察的分内之事,别说丢的是手机,即便是一片够立案标准的鹅毛,警方也应千里出击。
    前一段时间有一则相似的新闻:一网友手机在英国被盗,等她回国之后收到英国警方的邮件,告诉她找回手机抓住小偷了。警方称如果她愿意到英国作证,将支付来回机票、食宿及交通费。虽然两件事发生在两个国度,但警方不惜高额社会成本惩治罪恶的逻辑却如出一辙。因为这是现代社会治理的应有之义。
    的确,从经济层面考虑,西安警方和英国警方做法都不够聪明,因为手机作为日用通讯工具,并不值多少钱。而无论是2400公里追“机“,还是为失主包机票,警方耗费的警力和社会资源远远大于失主的损失。更何况,这类盗窃案件甚至可以说是高发,如果每个手机都这么追回,会挤占其他燃眉之急案件所需警力资源。
    但我们从社会效果层面来看则会发现,警方追回的绝不仅仅是失主手机本身:警察的行为会鼓励更多的失主报案,可以更好地惩治罪犯;可以为公众带来安全感,为社会带来正能量;通过对个案的死缠烂打有效震慑小偷和大盗,更好地维护治安。这些效果叠加起来,其带来的正面意义和社会价值远超过办案经费。
    为了应对频发的警情,有限的警察资源应当合理分配。但像警方千里追手机这样的事情,绝不是一时一地一人的“小机大作”,还应该从个案推广成为普遍现象。也正是因为其意义重大,向其倾斜更多的警察资源,理应得到公众理解和支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