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每位官员都会建造自己的“生命之环”

(2012-11-14 07:38:03)
标签:

抚顺

天上人间

天圆地方

美国白宫

生命之环

杂谈

分类: 说三道四
   如果你是地方主政者,要让你修建一个“生命之环”,仅钢结构就耗材3500吨,花费上亿元,并且还只是一个景观建筑,只能远观而不能亵玩,中看不中用,你会拍板吗?现在,沈阳与抚顺交界处就有这样一个“生命之环”,官方表示其寓意甚佳,连接天圆地方,贯通天上人间,“无论是高度还是形式都是世界独有的”。不过网友可不这么看,他们戏谑此环是穿越之环。(综合中国网、海峡都市报)
   抚顺修建“生命之环”,不外乎下面三个原因:一是政绩工程。官方认为其是一个地标性建筑,“无论是高度还是形式都是世界独有的”,多有面儿啊;二是官场迷信。官方认为此环能连接天圆地方,贯通天上人间,对升职来说是一个好彩头;三是涉嫌贪墨。这也是公众最忧心的事情,一个钢结构环,花费竟然过亿,背后是否有猫腻?
    抚顺是一个矛盾的城市,2011年GDP超千亿元,财政收入超百亿元,但它又是一个能源枯竭的城市。换言之,抚顺财政收入尚可,但急需花钱的地方也很多,比如老矿区的房屋改造、下岗工人的社会保障、基础教育的资金投入等。“生命之环”与棚户区,虽无“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强烈反差,但依然让人觉得主政者没把钱花在刀刃上。
    如今,地方主政者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过程中,往往采取不顾实际的超前态度。或者说,完全看主政者个人的喜好,而罔顾地方经济发展与民生。官方大赞“生命之环”,其实质是权力美学的自我吹捧,其间可窥权力运行的失控。只要主政者乐意,他可以将黄山迎客松山寨到单位门口,可以将“美国白宫”变成政府大楼。
    这些充满后现代主义色彩的地标、景观建筑、雕塑,往往能起到拉动内需的作用,带动GDP稳定增长,为官员换来政绩,有利于主政者升官发财。地方主政者的所作所为,和“千里做官,只为吃穿”异曲同工。但在现代政治文明熏陶下,公众依然无法加以约束和制止,只好用别的方式消解其权威性,比如将“生命之环”称为“计生环”,将“东方之门”称为“秋裤”。
    “生命之环”遭遇公众集体吐槽,却得到官方大力支持,这种尴尬遭遇正是当下官方权力运行逻辑的隐喻。毫无疑问,在权力不透明无制约之时,每位官员都会建造自己的“生命之环”,因为这样做对官员自己有百利而无一害。一辆已经脱轨的列车上,不可能存在理智的乘客。现在的吐槽者,如果有一天成为主政者,也逃不过这个运行逻辑。这才是可悲的。
    “生命之环”所引起的争议,除了其自身,还包括背后的权力。目前来看,公众要想监督须有制度破局才行,因为,唯有制度才能让失控的权力走上正常的轨道,才能给权力戴上“计生环”。希望这种顶层设计能在公众与社会的守望中早日来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