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细说”揭不开食品安全黑幕

(2012-04-09 18:31:41)
标签:

老酸奶

果冻

赵普

杂谈

分类: 说三道四

    公众越是担心自己吃的喝的食品有问题,就越有类似的消息冒出来刺激公众的神经。这不,央视主播赵普在实名认证的微博上发了一则关于老酸奶和果冻的消息,说是转发调查记者的短信:同志们:不要再吃老酸奶(固体形态)和果冻,尤其是孩子,内幕很可怕,不细说。立即成为网络热点。(综合)

    尽管公众每天都在吃喝,但却对任何吃的喝的都不放心,所以,赵普的爆料引起公众震动。但由于微博没能提供足够的信息,公众不得不自己猜测为什么不要再吃老酸奶(固态)和果冻:有人翻出了媒体2009年报道的企业用工业明胶冒充食品明胶的新闻,甚至夸张地称今天扔掉的皮鞋明天可能就作为食品吃进嘴里。是不是这个原因,还不能确定。

    公众这个时候特别想知道几件事:赵普这个爆料属实吗?如果是真的那这两个行业怎么造假?造假到什么程度?赵普转发的短信中,除了内幕,还有“不细说”三个字。爆料人由于种种原因可以选择不细说,受此爆料影响的老酸奶和果冻行业由于某些原因也可以陷入奇怪的沉默,但政府相关的监管部门却没有及时出面进行调查,这是怎么了?

    公众比任何人都担心食品安全,当老酸奶和果冻被举报“有问题”时,监管部门反常的“不说”,不但无法消除社会疑虑心理,反而加剧了公众的这种担心。公众对这种行为十分寒心,因为与监管不周相比,这是在赤裸裸地漠视公众的身体健康,甚至是对公众的慢性谋杀——食品与谣言的双重谋杀。

    一直以来,责任部门整治食品安全就像是在打地鼠,谁露头就打谁。现在,老酸奶和果冻行业露头了,相关部门不能做缩头乌龟不回应公众,而应该及时发布行业相关信息,用足够的信息打消公众疑虑或者揭开行业黑幕。不要简单地告诉能吃与否,公众有依靠信息做出判断的能力。现在,公众只需要责任部门开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