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的医院实行预约挂号已经一年多了,但是现在却处于一个不尴不尬的局面:对患者来说预约挂号确实有好处,但公众知道并利用预约挂号的却很少,还不到门诊量的百分之一。现在,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和公众意见的反馈,河北今年将对预约挂号系统进行升级:统一预约挂号平台,进行分诊制度。
此前,预约挂号系统在河北遇冷的具体原因有很多,比如宣传力度不够、公众就诊观念落后、预约方式过多且变相将老年人排除在外……总结起来其实就是一句话,预约挂号系统与市民关系不够密切,让市民缺乏参与感。河北预约挂号系统是在卫生部的要求下出台的,之前并没有通过媒体渠道等与公众进行充分沟通。这时,系统因为急于上马,没有时间听取公众声音,只好一头热地“为人民服务”。
现在,无论是建立统一的预约挂号系统,还是分诊制度,都是在实践之后得出的改良办法。公众的意见也得到了充分展示,其有益之处还被责任部门采纳。但和全国先进经验地区相比,比如北京、厦门、上海等,河北的预约挂号平台还有很多欠缺。有了上次仓促上马的经验,这次,在改良时如何在学习外地先进经验,让本地公众发出适合本地特色的声音,值得考量。
其实,除了预约挂号系统,责任部门还有很多事情可以问计于民,比如,环卫清理小街巷、比如整治渣土车、比如开发停车场。比如市区种什么树等。尽管公众的意见并非全部可取,但其切身生活经验对于政策制定者极具参考意义。而此前的诸多经验也说明,哪一项政策听取的公众足够多,实行起来就足够“对症”,还能得到公众的拥护。
城市是所有人的,面对牵涉每个人的公共生活,公众理应发声,责任部门亦应听取,二者共同为城市进步而努力,才是应有之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