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曹操墓真假不应该由公众争论

(2010-09-23 11:28:42)
标签:

安阳

曹操墓

公众

社会公信力

真假

杂谈

分类: 说三道四

  曹操墓的真假争论甚嚣尘上,质疑的一方隔三差五抛出“造假”证据,肯定一方赶紧组织上百位专家说这是真的。一个本应该是学术讨论的问题,随着公众关注度的提高,竟然越来越像是一场闹剧了。我想,这是正反双方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吧。

  笔者以为,现在社会公众不应该再关注曹操墓的真假了,原因如下:如果现在支持曹操墓一方通过自己的科学研究,拿出一个完整的证据,并把它呈现到公众面前,公众自己是否能依靠自己的知识来断定他们给出的证据有没有纰漏,能不能支持曹操墓是真的?这个时候,公众其实并没有多少判断力,因为大家不具有考古和历史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反之亦然,如果认为曹操墓造假一方也拿出证据给公众,公众依然不能依靠他们的说法就推翻曹操墓是真的的论断,原因还是没有专业知识。

  如果依照是否具有专业知识来看,公众在这次曹操墓真假争论过程中,其实扮演的只不过是一个打酱油的角色,或者说,就是凑热闹。这个时候,其实在各地媒体引导下的公众舆论也产生了分歧,一说真一说假。既然我们不能断定曹操墓到底是真是假,何不不再参与争论曹操墓的真假,而是把这种争论还给研究专家,让他们能平心静气地去研究。其实这个时候,公众对考古专家们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那就是,我不参与争论,但是我希望专家能够早日拿出一个完整的证据链,并且用通俗易懂的说法讲解给公众,让公众能够明白。

之所要求专家们(包括质疑一方和支持一方)拿出自己手里的证据,并解释给公众,是因为在发现曹操墓的过程中,双方证据的缺失以至于形成不了一个完整的证据链,所以都给了对方可乘之机,并且惹得公众对此议论纷纷。现在,专家们需要做的是回归学术讨论,而不是在舆论的左右下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

  回想新中国考古,为什么前几十年的考古发现几乎没有人质疑?最主要的是那时候是真的潜下心来研究,取得突破性成果后再向外公布。现在,比如安阳西高穴曹操墓,在发掘文物还没有形成强有力的物证甚至还有一定纰漏的时候,就宣布是曹操墓,并且成为当年度考古十大发现之一。之后刚说完不是为了经济利益才挖掘的,却研究起经济开发的事情来,自己打自己的嘴啊。综上,这也难怪大家纷纷质疑。

  除了学术争论掺杂了政治、权力、经济等各方面因素,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则是,现在某些专家和某些地方政府的社会公信力太低,通俗一点讲,就是总说话不算数,以至于像狼来了一样,等真需要让大家来认同你的观点的时候,公众反而觉得你是骗子,是在说谎。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化冰需要某些专家和政府率先拿出基本的诚意。

  怎么解决曹操墓真假的问题呢,这和名人故里争夺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在当前条件下,需要制定一个统一的地方史志观。国家修史和发掘文物,是按照一定的指导原则的,地方政府则是乱象横生,因为它们缺乏高屋建瓴的指导原则。为了地方利益而进行的考古和争名人,必然要收集证据证物,可是现在连孙悟空故里、观音故里都出来了,那可是神话中的人物啊,更别说为了证明自己的正确而引用传说甚至造假史料、假文物的办法了。当务之急,是国家责任部门为地方设立一个符合国家修史原则的地方史志观,并用它重新梳理各地方的地方志、地方史、地方文物。此外也可以采取另外的办法,就是达到什么规模的志书、史书、文物等,必须由国家层面出面研究并给出结论。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曹操墓真假,公众真的可以暂时放下,让学者们研究去吧。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打酱油,他们不给出一个明确清晰的结论,我们不走,继续围观便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