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漠河县政府发文件为县领导申请将经济舱免费升级成头等舱,记者核查两份文件的来源认定基本属实。按照规定,县干部出现不得乘坐头等舱。目前,漠河政府与航空公司均无回应。(中国广播网)
由于相关部门发文交涉,黑龙江漠河县的主要领导在漠河机场坐飞机时,会由经济舱免费升级成头等舱。这件让我们觉得看似不可能的事情之所以能引起关注,最主要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漠河县三名领导出差待遇是否超过标准;二是漠河县政府采用发文件的形式来和南航商量这一件事情是否妥当。
根据相关规定,“部长及相当职务的人员”才可以在坐飞机出差时乘坐头等舱。这意味着,漠河县的领导至少在行政级别上是不够的,如果他们在任期间真的乘坐过头等舱,那么必然是严重超标了。尽管现代社会,某些政府部门的超标行为屡见不鲜,比如超标购买公务用车、超标招待上级领导、超标发放福利待遇等等。但是,我们应该思索的是,为什么国家制定的标准,却成了地方某些部门执行时的最低标准。
漠河县的此种行为,则是抛弃国家统一的标准,自定一个利己标准,实在是无法无天。但这种“无法无天”带给我们的疑问则非常明了,那就是为什么南航肯为漠河县的主要领导免费升舱?因为一旦升舱,这就意味着漠河县主要领导可以花经济舱的钱来享受头等舱的服务,站在南航的立场上,他们必然会有相应的损失。但他们还乐此不疲,这背后是不是有拿不到台面上来的利益交换?否则为什么涉及此事的当地政府、涉事官员、南航都讳莫如深?
另外,政府花的是纳税人的钱,漠河县的领导出差花的也是纳税人的钱。就算公众能在一定程度上容忍某些政府部门和官员挥霍,但是不能忍受政府部门据此来和市场上的经济主体,比如南航,换取自己的享受。花纳税人的钱,让纳税人说去吧。这是公众容忍的底线,一旦被某些人打破,损失的则是整个地方政府的权威性和公信力。这颇符合民间俗语: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
更令人错愕的是,漠河县相关部门用发公文的形式来和南航为了县领导出差待遇讨价还价。这种行为是赤裸裸地将利益交换的潜规则变成权力通吃的明规则。也就是说,地方政府部门祭出了权力的大棒来达成自己的目的,比如,为县里的主要领导谋取利益。这个时候,和市场经济的主体交涉的权力是最下作的,因为利用权力换取等值甚至超值的经济利益,其实质则是明目张胆地索贿。
用发公文的形式为领导索贿,这自大的权力为何没有任何约束?其实,用政府发公文的形式,很可能是漠河县责任部门向南航表达对谋取领导待遇的严肃态度。看上去处于灰色地带的行为,剥去其“画皮”就会发现,也不过是将手中的权力兑现罢了。这个时候,权力越装严肃越无耻,越正襟危坐越虚伪。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