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档案涉嫌造假,石市石市华通高考补习学校和胜文高考补习学校有上百名考生受到查处。河北省教育厅文件显示,经调查,目前已确定204名考生不属于“煤炭企业优秀青年”。
为了谋求一个好的成绩和能上一个好一点的学校,会有很多考生以及利益相关人会动起歪脑筋,比如遍地的航模和运动员加分,就十分为人诟病。石市此次查明的考生档案造假,则直接涉及“煤炭企业优秀青年”这个似乎不为外人熟知的加分项,而且是集体造假,又一次让舆论哗然。
目前,河北省考试院等责任部门下大力度核查考生档案信息,剔除害群之马,让造假的考生现形,是其职责之所在。这在一定程度上能打击造假者,给遵纪守法的考生一个能够公平竞争的环境。但是,如此大规模集体档案造假,这不得不让人惊叹造假者的能力之大。是谁,通晓煤炭行业加分又能大行其道办理加分材料?
毋庸置疑,档案造假的后果考生确实应该承担,但责任部门的打击始于考生却不能止于考生。因为,对档案造假考生的查处面对如下问题:参与造假者只是考生和学校吗?会不会是各方“通力合作”的结果?是不是一条龙式的档案造假“服务”?其背后的真正“操盘手”是谁,如何查处?以前有没有过类似的档案造假?如果有,那以前已录取的考生怎么办?
这么多名档案造假的考生能顺利参加考试并取得考试成绩,这也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档案的考前审核存在缺漏,给了造假者可乘之机。假设,档案造假考生在报名时无机可乘或者被查出来警告之后重新报,那么,也不至于最后有200多名考生成了造假的牺牲品,尽管他们也有相应的责任。考生及家长、补习学校、煤矿单位、招录学校等各方都因为考生的档案造假而遭受损失,如何将其中错综复杂的关系一一厘清值得期待。
现在,责任部门一方面要严抓档案造假的幕后黑手,另一方面也要对考试制度细节进行排查,查缺补漏。后者尤其重要,因为前者只能震慑部分造假考生,后者却能堵住所有人钻空子的想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