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于7月15日河北青年报A2
石家庄交管责任部门重金奖励“红灯停”的事情引起了极大的争议。有的人认为,此种奖励会导致人们道德底线的失守;有的人认为这是治理石家庄市交通乱相的一种新的探索。石家庄市交管局副政委周文华的说辞“这就是我们要的效果”,也让公众在沸腾的争论背后思忖出责任部门的真实意图,那就是通过重奖“红灯停”,引发市民关于交通治理的大讨论,并警醒市民提高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
奖励“红灯停”确实是一个极易引起争议的做法,石家庄市责任部门也明白这个道理,他们也认为这不是长久之计。但他们采取此种做法的真实目的其实是,通过市民的争论,来发现其背后的市民意见,也就是关于本市交通治理的民意。可以设想,交通年年治理年年混乱,年年混乱年年治理的不良循环,也是让交管部门十分头疼的一件事情,他们为了尽最大可能改善现有交通状况,需要具有建设性的民意。
现在,经过媒体热炒,交管责任部门的目的已经基本达到,大多数市民的目光已经被吸引到奖励“红灯停”以及其背后的交通治理方面了。或者说,他们想看到的民意已经出现了。这个时候,如何保护好民意并给民意在交通治理一事上一个畅通的表达渠道,交管责任部门、市民以及媒体需要付出共同的努力。其实这也是交管责任部门的探索,即如何让民意参与到交通责任部门政策的咨询、制定和施行等过程中。
在民意没有足够的现实基础作支撑的时候,其对政策的影响只能起辅助与纠偏的作用。也就是说,比如治理交通,石家庄交管责任部门由于其天然的优势,必然要起到一个主导的作用,而民意则是“润滑油”,疏通并减轻刚性政策和社会习惯之间的摩擦。现在,交管部门、专家、媒体、市民举行座谈会,除了是在集体探讨如何治理石家庄交通,更深一层则是在探讨民意在什么时候起作用,如何起作用,起什么样的作用。
相信鉴于此次重奖“红灯停”事件,由于交管责任部门有意识地与民意形成一个良性的互动,也必将最终达成一个符合各方利益的方案。无论是继续实行重奖“红灯停”还是采纳其他的方法,都会让市民更加容易接受。这对于石家庄市的交通治理是一个有益的尝试,同时也能给其他政府部门树立一个好的榜样——民意不可怕,很多时候民意与官方意志其实是有重合部分的,都是为了自己生活的这座城市未来能够后变得更美好。
但是,交管责任部门此次和民意的碰撞只是一个个例,以后如何在政策制定之前就能收集到民意,其他政府部门是不是也可以借鉴交管部门此次的做法,这些都值得主政者考量。公众希冀民意能在城市发展当中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能够在各方面显现出自己的利益表达。要想达成此项目的,最需要政府部门制定出一个保障民意的规定,用制度设计的方式来维护民意,让其能够从众多利益的重围中脱颖而出。一切,从尊重民意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