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先抓高考生信息泄密的“七寸”

(2010-06-23 17:06:07)
标签:

个人信息

估分

丹丹

高考生

泄密

河北青年报

杂谈

分类: 说三道四

    高考刚结束,邢台考生丹丹(化名)和她的同学们频繁接到骚扰电话。“开口就问我估分估得怎么样,说如果估分不是很理想的话,他们学校可以让我免试入学。”疲于应付的丹丹并不知道,一条包含她的电话、家庭住址、毕业学校和身份证号的信息,在网上只要花5分钱就能买到。网上卖家以2500元叫卖邢台市5.2万名考生的信息。(河北青年报6月23日)

    高考生个人信息被人在网上低价兜售的现象越来越猖獗了,面对此种给高考生本人及其家长甚至社会带来隐忧的行为,我们首先要做的是追问:我是否保管好自己的信息?谁知道并拥有我的信息?谁能动我的信息?谁贩卖我的信息?谁需要我的信息?要我的信息做什么?已经用我的信息做了什么?

    目前语境下,泄密过程中有两个环节是最重要的,即高考生信息的泄密者和使用者。泄密者因为自己的行为给高考生本人及其家庭带来了泄露隐私的隐忧,使用者则直接利用高考生的信息来达成自己的目的。打蛇打七寸,要想铲除高考生信息泄密的非法产业链,责任部门首先要做的就是找出并依法打击这两个环节。

    尽管可以抓住高考生信息泄密的“七寸”,但每一个环节的疏失,都将成为最后个人信息泄密的无形推手。如果个人能加强对隐私信息的保护,如果信息采集、管理岗位的岗位职责能够被严格恪守,如果发现信息失窃或者被复制能及时上报等,那么尽管不可能彻底杜绝个人信息泄密,斩断泄密的黑手,但应该能最大程度减少因个人信息泄密而造成的不良后果。

    和高考生信息被贩卖类似,去医院检查的孕妇会接到各种保健机构的电话,开了账户的股民会被各种代理机构骚扰,买了房子就会有各种装修信息短信发送给你,当下社会个人信息的泄密情况已经泛滥成灾。如果个人并没有意识到自己信息泄密及其后果,这个时候,其实更需要责任部门主动出击,来阻止因泄密可能造成的社会危害。

    泄密行为之所以猖獗,和其违法成本过于低廉有莫大的关系。当务之急是在现有的条件下,责任部门应严打个人信息泄密,加大他们的违法成本,让他们在窃密以及使用的时候有所顾忌。比如只要发现涉及个人信息泄密的案件要一查到底,并设立“黑名单”制度,谁非法使用不正当渠道获得的信息就登上榜单向社会公布。

    但严打个人信息泄密只是“速效药”,要想让贩卖高考生个人信息这种毒瘤彻底清除,还有两件事要做:首先是加强个人信息保护的宣传,并延伸至对个人权利的全面保护。其次是责任部门通过打击泄密以及宣传等手段,迅速推动关于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立法,这才是对个人信息的制度保护,也是打击个人信息泄密等违法犯罪活动的终极利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