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强制听广播 公权再一次“强奸”私权

(2009-11-17 17:40:51)
标签:

电视

私权

广播喇叭

公权力

鹿邑县

杂谈

分类: 说三道四

河南一县城装200个广播喇叭每天早6点放广告扰民引争议。对此,鹿邑县人民广播电台台长表示,95%的居民是支持的。网友称街头广播强暴耳朵干扰生活应该拆除。(大河报11月17日报道)

几乎家家都有电视、电脑的时代,如果不是因为特殊的用途,你去家电卖场甚至小电器店去买收音机听广播,绝对会引起很多人的好奇,以为你来自过去。收音机可以有,广播喇叭可以有,但总得分个场合、分个时机,不能像河南省鹿邑那样,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呢,大街上已经装了几百部的广播喇叭。每天人们在广播声中醒来,又在广播声中睡去,好像回到了那过去的时光。

鹿邑县人民广播电台台长说这可以传播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话说糙了这简直是扯淡。由于在和传统媒体比如电视、报纸以及新媒体互联网等的争夺中,广播电台的阵地越来越小。阵地缩小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广告少了,经济效益下滑。作为一个县级广播电台,想多挣一些钱无可厚非,但是你的法子不能是强迫别人听广播,被动地成为你的受众人数。这样做的性质和以前报刊发行需要行政命令强制订阅的性质是一样的。

信息,包括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传播的方式多种多样,人民群众接受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全县安装广播喇叭的潜台词是说,电台背后是全县的听众,广告商需要做广告就来我们这儿吧。这是某些人的心里话,却用宣传政策作为幌子。95%满意率因此不攻自破,也不过是某些部门的自说自话,我“强奸”了你,你还觉得很“爽”,这样我就不负罪了,因为我救赎了你。这种权力自摸的逻辑真的让人无语。

在公共场合安装喇叭,凸显的是公权力对个人私权的不尊重。作为拥有私权的个人是不是喜欢听广播,愿不愿意选择广播,选择在什么时候听广播,听什么内容的广播,这应该是个人能够随时选择的。鹿邑县强制人们听广播的理由说的再动听,实质也不过是公权力利用自己能够参与对社会公共资源进行分配的优势,向私权发起的一次挑战。挑战的现象则是鹿邑电台利用这种形式将全县人民挟裹为“人质”,向广告主卖乖。

公权出现过多的地方,私权必定萎缩至最小。现代社会本应该是尊重人民彰显私权的权利,鹿邑县电台却用公权强奸了人们的耳朵。这说明,私权在与公权的博弈过程中虽然获得了越来越高的地位,但一定要警惕那些“说的比唱的都好听”的公权力的滥用行为,因为它是我们的“天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