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伙的认定及合伙纠纷的处理方法和技巧/冠军律师
(2013-04-24 18:03:04)
标签:
洛阳律师冠军律师合伙认定合伙纠纷处理方法合伙纠纷处理技巧杂谈 |
分类: 非诉讼法律事务 |
合伙的认定及合伙纠纷的处理方法和技巧
作者:冠军律师
一、合伙的认定和概念:
个人合伙是指两个人以上公民按照协议,各自提供资金、实物、技术等,合伙经营、共同劳动(《民法通则》第三十条)。
合伙企业,是指依照本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由各合伙人订立合伙协议,共同出资、合伙经营、共享收益、共担风险,并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营利性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第二条)。
二、合伙的情形和法律适用:
1、我国法律规定的合伙实际上包括个人合伙、法人合伙(联营)和合伙企业三种。
2、个人合伙是发生在公民之间的自然人合伙。
法人合伙民法通则称之为“法人联营”,是发生在企业之间或企业与事业单位之间的单位合伙。
合伙企业是由《合伙企业法》规定的、经国家工商管理机关登记成立的、具备合伙企业章程和合伙企业营业执照的一种企业形态。
3、个人合伙和法人联营适用《民法通则》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民法通则》没有规定或规定不详细的可以适用《合伙企业法》。成立合伙企业的个人合伙和法人联营还应同时适用《合伙企业法》规定。不成立合伙企业的个人合伙,不受《合伙企业法》约束。
合伙企业适用《合伙企业法》特别规定。
三、合伙关系的认定方法和技巧:
认定宗旨:从合伙的特征入手,即看当事人间是否有合伙协议,是否有符合法律规定的合伙成员,是否共同出资、经营、劳动,有共同的经营利益。
1、当事人间有无书面合伙协议。书面合伙协议是当事人间合伙关系的直接证据,合伙人在协议上签字合伙即告成立,不以合伙人是否已出资为成立条件。
注意:如果当事人在书面协议中约定了出资额和经营的项目,但又约定一方负责日常经营,在合伙期满后负责经营的一方返还另一方的出资并支付利息。显然,这种书面协议仅具有合伙之名,实质为一种借贷关系。
2、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有无该合伙组织的登记。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有登记的,反映出为合伙组织实体和合伙人、出资数额等情况的,应认定当事人间有合伙协议,因工商登记能够反映合伙成立时的初始情况以及变更等情况。
3、是否有口头协议。没有前两项情况的,但具备合伙实质条件,又有两个以上无利害关系人证明有口头协议。
《民通意见》第50条规定,当事人之间没有书面合伙协议,又未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登记,但具备合伙的其他条件,又有两个以上无利害关系人证明有口头合伙协议的,法院可以认定为合伙关系。
注意:对口头合伙协议的认定应持慎重态度,对当事人有关合伙的陈述、证人证言的真实性及证明内容等情况应严格审查,对存在矛盾不能合理解释的,不宜认定为有口头协议。
4、欠缺共同经营、共同劳动形式要件的个人合伙认定条件:
四、律师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