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郑委老师
郑委老师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9,677
  • 关注人气: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人的焦虑,可以这样“不处理”

(2022-03-24 09:29:12)
标签:

郑委老师

家庭教育

文化

践行

分类: 家长如何学习类

这个时代,内卷与竞争,还有信任的危机,让中国人更容易焦虑。尤其是面对孩子的问题时,父母更易陷入焦虑和恐慌中。

 

同时,现在各种帮助疏导情绪的方法及理论,又或是种种身心灵课程也层出不穷,各有各的方式,我们该如何去学习和运用呢?

 

今天,我们分享郑委老师的答疑案例,就是想告诉大家,中国人还是要用中国的文化,来化解内在的恐惧、焦虑、不安。

 

因为我们真的不是简单的情绪问题,而是“心”出了问题。

 

中国人所说的“心”,并不是医学中所说的心脏,也不是西方心理学所说的思维、情绪,它存在于我们身体里每一个细胞中,是整个人的状态,是我们的本体。



 中国人的焦虑,可以这样“不处理”


正文

学员:

我是一名老师。我感觉之前和自己孩子的沟通,是不成问题的。

 

孩子整体上状态也非常好,我也很满意,可是作为老师,我对孩子一直有高要求。

 

孩子上了高中后,成绩有点下滑,不是很稳定。

 

现在孩子高三了,不愿意和我说话了。我自己很焦虑,也尝试着处理自己的焦虑……

 

郑委老师:

请问,焦虑怎么处理?

 

学员:

我就让自己去,让自己情绪流走

 

郑委老师:

情绪流走了,心还在啊!


学员:

对,就是这样的。

 

郑委老师:

你所谓的处理,只是让自己舒服了而已。

 

学员:

对。

 

郑委老师:

举个简单例子:这个杯子是你,里面的水是你的负向情绪。当你焦虑的时候,杯子里面的水越来越多,你就用一些方法,比如:哭,把情绪宣泄掉。对吧? 

 

这个时候水被倒掉了,你舒服了,因为焦虑没了,没有焦虑是舒服了,过两天焦虑又出来了你再倒,再来。

 

学员:

就是这样的过程。

 

郑委老师:

我特别想告诉你们,你这个杯子没有发生改变,焦虑的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

 

你用的所谓的疏导情绪的方法,本质上是让自己变舒服而已,并不解决关系问题,它教你“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别人的情绪让他自己去处理”

 

但是我们是中国人,中国人活在关系里你的焦虑带着你孩子的焦虑,孩子的焦虑带着你的焦虑。

 

焦虑倒干净了,你还是你,你和孩子的关系依然存在问题,并不能解决。

 

学员:

对。

 

郑委老师:

所以,你要解决的是你这个人的问题,而不是焦虑不焦虑的问题

 

如果你总是焦虑、总是情绪化,那你就像一个垃圾桶,垃圾倒了,还是垃圾桶。

 

如果你是个保温杯,里面是温暖的水,给别人就是温暖的感觉。

 

我们从来不帮助人解决焦虑问题我们要把这个杯子变成保温杯,听明白了吗?

 

中国文化解决的是一个人“心”的问题而中国人说的心,在英文里面没有这个词。英文的心是heart,是心脏的意思;西方心理学的心是mind,多指思维和情绪。这是不同的两套文化体系。

 

你的问题不那么容易解决,孩子高三压力大,是因为没人爱她,是因为妈妈爱他能考什么大学

 

你刚才说:孩子上了高中,成绩退步了。

 

中国学校是选拔性的,每上一个台阶,拔尖的人就掐了一个尖,成绩再怎么好都不如过去那个阶段,你同意吗?

 

孩子成绩下降了,应该被心疼,而不是“成绩怎么提高?孩子高三压力最大的时候,你关注高考的分数、大学的目标,并不关注他的内心世界。他的焦虑、压力又去哪儿化解?

 

你跟你的丈夫的关系怎么样?

 

学员:

我比较强势。

 

郑委老师:

现在离高考就两个多月了,如果爸爸比较温和不焦虑的话,让爸爸多陪孩子,你少管孩子。

 

孩子现在是一个紧绷的弓,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先保证这两个月别出什么事你们俩做好后勤保障,其他的都不管,没事就出去遛弯,不要刺激孩子的情绪。

 

我认为这两个月,如果孩子保持放松和良好的心情,高考成绩可能还能提高。如果你们还是焦虑、着急、要求她更努力,我觉得会得不偿失。

 

孩子上大学后,她的情感是你们要面临的问题我现在不敢多说,等高考完了再来找我们吧。

 

很多父母们特别功利,高考完了再说情感问题,情感完了再说工作问题,工作完了再说结婚生孩子的问题。教育不是“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的,对吧?

 

学员:

这块也是我比较担心的。

 

郑委老师:

你的孩子和你一样,都是努力想好的人,但是你的内在世界是不认可自己的。

 

你一定能听懂我说的话,对不对?有机会再来找我们学习。

 

学员:

现在我发现,我在关系里边有很大的问题。

 

郑委老师:

对。中国人活在关系中,所以我们讲心,西方人讲的是情绪和感受,情绪和感受都是虚妄的。

 

对于中国人来讲,我们要关注自己的本心,即本来的样子,才会有勇气和力量去面对各种困境

 

说得简单一点,你们就很害怕无常“成绩要一直保持这样,不要下降”“高考是那样,千万不要考不好”,但这个世界本身是无常的你们总想保证事情的可控,最终年龄越大,不可控的事情越多,可能就活得越痛苦了。

 

我觉得,心理学解决不了你的问题,需要文化和哲学,甚至更深一点,需要修行,才可能解决中国人的关系问题。

 

最后说一句:你最需要在这个世界上,找到有人爱你的感觉。

 

不需要回答,这句话肯定会让你思考的。

 

学员:

我一直以为我是有人爱的。

 

郑委老师:

我没说没人爱你,是“找到有人爱你的感觉”。

 

你感觉不到你老公的感觉,你感觉不到你孩子的感觉,甚至你特别关注自己的感觉,“感觉”出问题了,不是爱不爱的问题,明白了吗?

 

慢慢想,不要着急。

 

 


推荐阅读:《负向情绪的化解方式

 

 

 

 近期课程和活动推荐


 

课程公告 | 爱与幸福•网络基础班【第六期】


活动公告| 爱与幸福•公益答疑(3月)

 

课程公告 | 爱相遇•困境家庭网络研修 (第二期)

 

课程公告 | 我是谁•负全责 网络研修

 

 


- 排版 -

公众平台编辑组

- 图片 -

来源于网络

- 投稿 -

如果您有美好感动的故事想要分享,欢迎投稿:1801138724@qq.com;或者微信投稿:微信号13709680464


- 联系方式 -


对外合作中心 张老师17316265897(微信同号)

咨询答疑中心 热心电话010-5989-7129(咨询)

 





 

中国人的焦虑,可以这样“不处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