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郑委老师家庭教育文化践行成绩 |
分类: 家长如何学习类 |
今天,我们继续分享郑委老师直播课第九讲的精彩点:
正文
中国人讲家国情怀,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家,是我们最重要的地方。
所以,中国人做人的教育、道德的教育、爱的教育,本质上是家庭完成的。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中国人的家庭教育和西方人的家庭教育有所不同:
中国人的家庭教育属于文化范畴,属于人生哲学范畴,不属于教育范畴。
西方人的家庭教育,我认为他属于教育范畴。
最近,国家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这是教育行业当中的一件大事,一件喜事,一件盛事。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颁布:
·
·
所以,这两天我很开心,也希望大家跟我一起开心。
从今天开始,我们真正的回归中国人的家庭教育。
·
·
中国父母教育孩子的目标不外乎:
第一,学习成绩要好;
第二,走上社会最好能成功;
第三,这一生最好能活得幸福。
我问大家几个问题:
学习成绩好就能成功吗?当然不能。
学习成绩差就不能成功吗?也不一定。
学习成绩好,又成功了就一定能幸福吗?好像也不一定。
学习成绩差,又不成功就不能幸福吗?好像也不是。
我真的觉得,学习成绩可能对一个人此生的成功和幸福,并没有太大的意义,但是学习能力、爱不爱学习,可能会成为人一生当中成功和幸福的基础。
很多家长可能会说:
·
·
·
家长们,你们现在静下心来想五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究竟怎么样才能学习好?
第二个问题,究竟怎么样才能事业成功?
第三个问题,究竟怎么样才能真幸福?
第四个问题,学习好的就一定事业成功吗?
第五个问题,事业成功的人生就幸福吗?
很有可能绝大部分父母都不知道答案,那么可想而知,中国的孩子有多么不容易。
家长、学校让孩子既要现在学习成绩好,又要将来事业成功,还希望未来一生幸福,但是好像并没有人认认真真地给过孩子们正确的答案。
关键还有一个问题,作为家长,你究竟想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是学习成绩好,还是事业成功,还是人生幸福?
我希望我的孩子一生幸福,可以事业不成功;
如果能事业成功,学习不好,我更能接受;
学习不好,事业不成功,但一生能感受到真正的幸福的话,我愿意。
如果一个人懂得了一生如何幸福的方法,还能寻求到幸福,算不算是一种成功?
一个人,如果你想让孩子事业成功,如果他学习成绩差点,是不是也没问题呢?
并且,我们也要问问自己:作为父母,我幸福吗?
很多父母不考虑这个问题:
·
·
不幸福的父母,如何给孩子带来幸福的体验呢?
什么是幸福?
如何引导孩子一生幸福?
·
·
今天问了很多问题,我不能一一做答,因为还不是给答案的时候。
希望大家拿一张纸,把这些问题先写下来,不管是自己想,还是查百度,还是查资料,还是到处去问人,请你用一个月的时间,去思考这些问题,看看你的心能不能静下来,好不好?
下面,我来讲一讲学习这件事。
1、 提高学习成绩其实有两种途径:
第一种,想尽一切办法让孩子成为一部高速运转的学习机器;
第二种,让孩子成为一个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的人。
第一种不是在搞教育,这是在搞生产线。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孩子成绩很好,但是需要父母够狠。
第二种,我认为是现在教育改革的方向,这需要父母有爱。
但是大量家长两种途径都做不到,可能让孩子和自己一生既不能成功又不能幸福,很悲催!
2、 我们把孩子的学习状态分成了13类:
第1 类,封闭不上学。
自信崩塌不想活,
黑白颠倒暗夜长,
需要温暖无条件,
真爱激发释放伤。
第2 类,折腾就不学。
心有怨恨压不住,
看似无情要真情,
父母静心看自己,
不好意思会回头。
第3 类,躺平不去学。
无感总比有感好,
躺平总比努力强,
创造时机爱进入,
情感链接自然好。
第4 类,无奈对抗学。
不信真爱真想好,
气在心中凭什么,
叛逆是在恨自己,
爱我不要爱结果。
第5 类,无力拖延学。
结果不好有后果,
不想面对往后拖,
拖到最后还得做,
谁来陪我有力量。
第6 类,无聊不想学。
无聊其实最痛苦,
排解无聊更无聊,
停止无聊我是谁,
尽情玩耍寻榜样。
第7 类,静不下来学。
他律不会有自律,
没有他律就无律,
提升意志抵诱惑,
威信推动有成果。
第8 类,学不进去学。
纠结内耗胡乱想,
结果导向低能量,
做了再说有错改,
坚定推动有成果。
第9类,着急变态学。
恐惧未来很着急,
执着结果心态差,
全力以赴事无成,
压力压抑找妈妈。
第10类,无效努力学。
心态尚可很努力,
不会学习果不佳,
寻求方法和策略,
名师指路巧对答。
第11类,低能只会学。
成绩很好不劳动,
努力学习没生活,
不比学习无意义,
未来处处遇难关。
第12类,只为自己学。
自强不息很有余,
厚德载物真不足,
自欺欺人被人欺,
放下还须真理激。
第13类,有志愿意学。
生活幸福好关系,
允公允能心不急,
探寻真理守正道,
对起天地和自己。
父母想让孩子学习好,先得知道孩子的学习类型,
我上述分类中的四句话,把这个类型的特点,以及需要用的方式一一做了讲述,大家先慢慢理解。
需要指出的一点是:我们给孩子的学习分类,但绝不能给孩子分类,否则就贴标签了,这叫有教无类。
给学习分类是为了因材施教,因为每一个孩子都不一样,教育做不到个性化,就做不到因材施教。家庭教育更是个性化中的个性化。
有教无类与因材施教,是教育的两个面,一阴一阳,必须同时存在。
3、 最后,我特别想告诉大家的是:
·
·
·
·
重磅消息!!!
教育孩子
“夫妻关系”>"亲子关系”
郑委老师家庭教育直播答疑(第十讲)
99%的家长
容易陷入的误区
在孩子教育问题上
夫妻关系一定大于亲子关系
2021年11月1日(周一)19:30
了解更多详情,请扫码关注郑委老师视频号
近期课程和活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