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郑委老师家庭教育文化践行孩子优秀 |
分类: 家长如何学习类 |
最近,爱与幸福咨询答疑中心公益答疑遇到一位来求助的妈妈:“孩子学习没有动力和目标,怎么办?”
相信这是一个普遍现象,也是让家长们很头疼的事。
当代孩子的学习绝大多数靠他律,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到小初高阶段,在学校有老师管,回家有家长盯,不但管学习盯学习,还管生活不用做家务,孩子的责任被慢慢地偷走了。
到了大学,孩子一下子没人管了,没有了他律,更不知道什么是自律,很多孩子因此进入无律状态。这是大学校园里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
去年一场疫情,让孩子在大学时期出现的状态提前来到了初、高中时期,并让更多的家长亲眼目睹了这真实的发生。
白天,很多孩子在家上网课,爸妈去上班,没人盯孩子,孩子就玩游戏、聊天、刷手机。手机和游戏成了许多家庭亲子关系的主要矛盾。
来参加公益答疑的妈妈:希望孩子有学习动力,能管控好自己的时间。
答疑老师告诉这位妈妈:兴趣是孩子最好的学习动力,如果孩子没兴趣还能坚持学习,那他靠的是责任。有责任心的孩子也会坚持学习,努力学习。
管控好时间,需要的是自控力。一个人有了志向后会产生信念和理想,有信念和理想才能产生意志和自控,让人能战胜困难、战胜自己,最终把事情做好。
而信念、理想、意志、自控这四种内在品质是一个人拥有志向后才能拥有的。
答疑老师问这位妈妈:你有志向吗?
这位妈妈回答:有呀!我在小的时候,我的志向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首先是能够多陪陪父母,让他们生活得更好,其次是培养孩子成为有用的人,最后能做我自己想做的事儿。
答疑老师说:你说的这些都与志向无关,那只是你的愿望。
志向的志,上面一个士,下面一个心,意思是“我心里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答疑老师再问:你每天努力工作是为了什么?
这位妈妈回答:我努力工作是为了获得一种成就感,为了让家人生活得更好。
答疑老师问:如果家人不需要生活得更好,你的努力还有意义吗?
志向与他人无关,只与自己有关。如果父母没有志向,那孩子怎么可能有志向;孩子没有志向,他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要努力,他哪儿来的意志和自控。
答疑老师说出了当代家长最核心的问题,大量的父母没志向,却天天盯着孩子要有志向,要有动力能自控。他们有一种模式:
·
·
·
·
相当于,别人没有钱,你找他要钱,他给不出来你还骂他。这有道理吗?
正确的模式应该是:
·
·
·
·
说孩子“你没责任心,要有责任心”,“没责任心”是否定孩子,“要有责任心”是要求孩子,孩子就感受不到父母的信任与心赏,就会失去自信和上进。
答疑老师接着问这位妈妈:如果孩子问你“妈妈,为什么要学习啊?”你会怎么回答?
这位妈妈说:我也不知道怎么回答孩子,只会给他讲一些道理。孩子现在越来越烦我,对我说的话也越来越无所谓了。
答疑老师:父母总给孩子讲道理或总要求,可能会出现以下结果:
·
·
·
讲道理只能破坏亲子关系,对解决问题一点用都没有。
答疑老师给这位妈妈明确今后的方向:
一、妈妈自己有志向,活出生命的精彩,而不是活成父母、领导、社会想要的样子,去“感动打动行动带动”孩子,成为孩子的榜样。
二、妈妈实在没有志向,还可以通过“借外力、借外景、借外脑”,让孩子先喜欢信任自己,然后把孩子带到一个正能量的环境中,让孩子“交高人,读好书,长见识”,孩子也可以寻找到自己的人生志向。
最后,我们想告诉更多的家长,学习问题只是孩子内在品质缺失所显现出来的一个现象,本质问题不解决,孩子未来的人生路上会出现更多、更大的问题。
父母不要再盯着孩子:人生没方向、生命没力量;战胜不了困难、控制不了情绪;学习成绩差、做事能力弱;不懂尊重人、生活习惯差;心理不阳光、价值观不正确等五大类现象和症状,而要真正地关心孩子真爱和幸福、责任和德行 、自信和上进、意志和自控、信念和理想十种内在品质的培养。
教育孩子其实就一句话,父母成为优秀的人,引导孩子走上成为优秀的人的道路,然后全家人有共同的理念和方向,去成为优秀的人。
一个人优秀,不是被要求出来的,是被优秀的人感动出来的,是被优秀的人带动出来的。
父母如何成为优秀的人,如何让自己拥有志向,需要系统学习和后期的不断自我成长,这需要时间,却可从根源上解决孩子的问题。当然一个人还有另一种动力源,就是刺激欲望和增加恐惧,你可以选择这样的方式,只是孩子未来将会陷入怎样的痛苦就不得而知了。
近期活动及课程公告
活动公告 | 爱天使•天使飞翔—五台山亲子朝台徒步之旅
活动公告 | 爱天使•心灵小院研讨会第九期(山西太原)
活动公告 | 爱与幸福•亲子绽放营(第四期)
课程公告 | 爱与幸福智慧家长训练营(厦门六期)
中天教育•爱与幸福|五一沙漠穿越营
活动公告 | 爱天使•心灵小院研讨会第十一期(山东济南)
活动公告 | 爱天使•心灵小院研讨会第十期(四川成都)
课程公告 | 爱相伴•孝亲反哺专题研修(第三期)
公众平台编辑组
- 图片 -
来源于网络
- 投稿 -
如果您有美好感动的故事想要分享,欢迎投稿:3223213@qq.com;或者微信投稿:微信号13758270546
- 联系方式 -
如果您想联系我们,请拨打010-5989-7129(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