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求助:我的孩子进入青春期,烦躁易怒、不爱沟通、学习不努力……怎么办?|名师答疑系列

(2020-11-02 12:57:25)
标签:

郑委老师

家庭教育

文化

践行

孩子优秀

分类: 理解孩子内心类

前言

 


爱与幸福的公益答疑已经办了十四期,每周都有一次,是由爱与幸福的知名指导师给非学员进行答疑解惑。


答疑中很多共性问题,我们通过整理,想陆续分享给大家。


最近一期,有一个答疑特别触动我们,我们希望分享出来,给有类似经历的家庭一些提示。

 

正文


咨询人:一位高中孩子的妈妈


咨询问题:


我的孩子正在上高一,学习不是很努力 ,没目标,对未来考什么大学、学什么专业没想法。


平常不愿意和我沟通。我和他说不到五分钟,他就说:“行行行,我知道了,你不用说了。”


遇到事情容易发脾气,事后知道是自己的错,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情绪,想发泄出来。



面对这位母亲的问题,冬梅老师并没有直接解答。而是从她提交的家庭调查表中,抓住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突发事件”,向这位母亲做了了解。

 


经过了解,我们知道了:


孩子的父亲是在孩子六年级时去世


在去世之前的那段时间,这位母亲一边工作,一边去医院照顾生病的丈夫,就让孩子跟着爷爷奶奶住一起,两周见一次面。


在孩子父亲去世后,这位母亲觉得孩子年纪小,好像不是很懂,就没有真正敞开地和孩子聊过此事。


其实在孩子父亲去世后,孩子有过一段时间的情绪不稳定,而母亲只盯着孩子的学习,所以孩子曾特别激动地发脾气说:“不想学了!”为此,母亲带着孩子到医院做过一次心理疏导,当时,孩子表现得挺平静的,母亲以为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

 




冬梅老师告诉这位母亲:


事实并非如此。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父亲去世是一个多么重大的事件,可以说是“巨大的打击”。孩子表现出来的平静,可能是假的,不然也不会出现后面的情绪不稳定的状态。


如果当时孩子能够哭出来反而还好些,还能释放一些父亲去世带给孩子的不安情绪,可是孩子的这种不安的情绪一直没得到过释放。


现在孩子进入青春期,自我意识的觉醒,这个巨大的创伤所带来的不安和恐惧就会越来越强烈。



他也许会想:


“未来该怎么办?我能否帮妈妈撑起这个家。算了,我做不到的。”

“人这么脆弱,反正都要死,那活着是为什么?”


这几年在无助时,碰到困难时,他也许都会想:

“爸爸在就好了”

“别人都有爸爸,我却没有”


但是他这些内心的需求是不敢说出来的,他会怕妈妈伤心;


也许这种感受太难受了,他会选择屏蔽这种感受,可越压制越会烦燥,他就会莫名其妙地心烦,甚至发脾气,这样的内在状态是无法把心思放在学习上。

 


这位母亲听完冬梅老师的解答:


哭了,开始心疼起儿子来。


她终于发现,自己以前太忽略儿子的内心感受了,只看到孩子表面的行为,觉得是孩子不懂事,觉得孩子不能体谅自己的辛苦,却看不到孩子的痛苦。


同时,可能母亲本身对于丈夫离世这件事,也是痛苦的,也会选择性地不去触碰它,越隐藏越压抑,就会越无力,不可能真正开心。



冬梅老师也给出了这位母亲后续的方向:


1.在孩子发脾气时,可以抱抱孩子说“孩子,你心里难受了才会发脾气的,妈妈以前不懂,没考虑到你的内心感受。”


2.自己要好好学习和成长,因为不学习和成长,你是接不住孩子的情绪的,所以可能连上一步都不一定做得到。


3.学习和成长的关键是为自己,先让自己开心起来,如果你过得很压抑,你的孩子也会是压抑的。



这个答疑同时触动了公众平台宣传组的一位小伙伴,她也写下了自己的感受:


在公益答疑中听到这位母亲的咨询,说到重大事件对孩子的影响,我深有感触。


我自己曾经在离婚这件事情上对孩子的理解也是欠缺的,也是缺少关注的。儿子当年的一些表面行为让我错误地认为离婚这件事对他好像没有什么影响,其实不然。


儿子从小学升入初中后,在初二时也开始出现了厌学、玩游戏、不爱理人、不跟家人交流的情况。


庆幸的是,离婚第二年我就有缘接触到了爱与幸福。六年来,我一直坚持浸泡和学习,儿子也有幸在初三时进入到颐和学校。


在学校里,他表现出来的是易怒的状态,这样的状态是容易让人害怕的。


是老师们的温暖和同学们的接纳,让儿子越来越相信这里是安全的,大家不会伤害他,他才慢慢打开心扉,把自己的心里话说出来,并且愿意直面藏在他内心多年的我和他父亲离婚时所带来的创伤。


通过最近的一次家长会,儿子在郑委老师的帮助下才算彻底释放完我们离婚时带给他的创伤,释放完后的他从原来紧绷、努力、求结果的状态,变得越来越放松、心态好了,学习也更加轻松而有效果了。


如今,回看这一切,才意识到某些重大或者突发事件【类似的重大或突发事件还有:家庭重大变故,校园霸凌事件,当众被羞辱,父母一次激烈的争吵,……】对孩子的影响远比成人想像得要大得多。


青春期之前的孩子因为年龄小,自我意识还没那么强烈,父母怎么说就怎么做,有感受也表达不出,问题还不太会显现。


青春期之后,才会集中爆发。


我现在明白了,孩子只有感受到父母是安全的、可靠的,才会愿意对父母说心里话这些都需要作父母的我们更加细心地去关注孩子的内心,而不是仅从孩子的表面行为去判断,更不是站在成人的角度去“认为”。



小编心语:十四期的公益答疑,超过了百人参加


许多父母在咨询的过程中,有一个共通的问题,就是父母往往只关注孩子的一些表面行为,用自己的认为来看待孩子、评判孩子,根本不了解孩子的内在世界。


我们希望父母们真的要系统学习,有疑惑要找老师咨询和帮助,不要自己瞎揣测,毕竟你不专业。唯有对“症”才能下药。


同时,也想提醒家长朋友们,要解决家庭问题尤其是孩子的问题,不能急,急就更容易出问题。


注:如果想参加公益答疑的家长朋友们,可以咨询答疑中心,电话是010-59897129。


同时,也想提醒大家,不是有问题才来咨询和解决,没问题时更要学习和成长


家庭如何欢声笑语,如何自律优秀,如何拥有志向,如何活得更有意义,如何生活得更美好,都可以咨询我们。

 


近期课程公告

 

爱相伴个案研修

修行自我   幸福人生

 

爱相伴个案研修第13期(杭州)(点击链接查看详情)

 

 

求助:我的孩子进入青春期,烦躁易怒、不爱沟通、学习不努力……怎么办?|名师答疑系列

爱相伴•生命成长研心会第三期(天津站)(点击链接查看详情)

 

触碰温情的守候

走出人生的迷茫

感受生命的意义

活出自我的精彩



户外联盟•向英烈致敬-腾冲远征军足迹探访(点击链接查看详情)




沧海桑田,斗转星移

看过,听过,走过,感受过

才知

我是汉人,我说汉语,我写汉字

 

走进钟灵毓秀的陕西汉中

一起找到汉文化的根


爱相随 • 汉中“汉”文化之旅(点击链接查看详情)

 

爱反哺

家庭伦理正常

饱览祖国大好河山

 

爱相伴 • 孝亲之旅第十期(南京站)(点击链接查看详情)

 

 

 

- 排版 -

公众平台编辑组

- 图片 -

来源于网络

- 投稿 -

如果您有美好感动的故事想要分享,欢迎投稿:3223213@qq.com;或者微信投稿:微信号13758270546

- 联系方式 -

如果您想联系我们,请拨打010-5989-7129(咨询)





求助:我的孩子进入青春期,烦躁易怒、不爱沟通、学习不努力……怎么办?|名师答疑系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