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别人家的孩子”的内心,谁人懂?(一)

(2019-11-05 07:29:46)
标签:

爱与幸福理论

教育

情感

分类: 颐和教育爱未来
“别人家的孩子”的内心,谁人懂?(一)
“别人家的孩子”的内心,谁人懂?(一)

引言

今天,我们要把颐和学校的孩子维纯的成长故事作为系列文章分享给大家。以他为例,是因为他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在来颐和学校之前,他是国际学校里相对而言最好的孩子,从小到大都是学霸。可他的内心世界,又或者说内在真实的他是怎样的呢?没人看见或知晓,其实连他自己都不曾了解过自己。



来颐和后,可以说,他经历了生命被打破、重塑、再造的痛苦,也迎来了破茧的喜悦。



在文章发布前,我询问过维纯和维纯的妈妈,是否需要修改,是否要用真名。妈妈说,用真名吧,我相信维纯的故事一定能给很多人带来震撼和思考。维纯说,请给我两天的时间,我想多看几遍,看看细节上是否有不够准确不够真实的地方。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颐和是个炼狱,因为这里太“真”,所有的“不真”在这里都会被锤炼。当找到了“真”,你的心就有了可以安放之处。大家可以跟随故事,一起思考生命成长最需要什么?教育的真相是什么?

 

“别人家的孩子”的内心,谁人懂?(一)

第一次见到维纯,是在两年前的生命成长营。



在此之前,我已经听闻过非常多人对他的赞许;见到他的第一眼,我就特别喜欢他。

 

高高瘦瘦,白白净净,笑容温和的他站在那里,不夺目却不会被人忽视,每个人都会很轻易地喜欢上他他是我们组的中心,虽然可能在他心中并不想当这个中心。

 

这一次的生命成长营结束后不久,他进入了颐和学校,成为了颐和学子。



还记得,我因为他初到颐和,曾多次询问他,能否适应,是否需要帮助。他都平平和和地说他挺好的,挺适应的。是,他确实适应良好,确实很快地进入到颐和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模式中,与同学处得很好,没有一点违和感,他就是这么让人省心的孩子。



可当时的我说不清自己内心的感受,总有那么一点不踏实,总觉得他过于完美,他还只是个十五岁的少年随后,我就立马抛掉了这个念头,并自嘲地想:孩子好,不好吗?难道总得找点问题出来?

 

 “别人家的孩子”的内心,谁人懂?(一)



儿子就是一直被称为“别人家的孩子的好孩子。

 


这个小家伙儿,从很小就不哭不闹,安静地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对周围的人和事儿都平和对待;上学后,学习自主,行为自律,在学校里也是一个老师同学眼中的好学生。就这样,他一路走来,按部就班地长大了。

 


在选择去颐和上学前,儿子和我深聊过一次。

他说,在原来就读的国际学校里,总觉得心里空空的,少了些什么。他说,自己没有方向,只是向前走着,只是按照父母老师给他指引的、绝大多数人都在走的方向走着,好像很正确,却又总觉得缺点什么,也不知道缺的是什么。他感觉颐和也许可以帮助他找到答案。

 


那时,面对儿子的困惑,我看到他每天依然做着他该做的事,内心隐约期待着他可以更有活力一些,更有朝气一些,我不知道缺了什么,更不知该如何陪伴和帮助儿子。

 


儿子就这样走进了颐和,来到了“爱”中,开始了他的求学之路,也开启了他的生命成长之旅。

 


在清江校长和老师孩子们的陪伴下,两年来,他经历了自己的生命成长的波澜起伏。

 

 

“别人家的孩子”的内心,谁人懂?(一)

两年后,在颐和学校家长会上,郑委老师把维纯叫到台上,以他为案例给家长们看到了在来颐和前,维纯作为国际学校的学霸,他的生命状态是怎样的?

 


郑委老师的第一句话就是:“在维纯来颐和学校时,我就对清江校长说,他的生命成长是颐和学校所有孩子中最难突破的,他会遇到更多的不容易。因为,他的家庭像社会上很多正常的家庭一样,看似正常却缺少情感的交流,他的生活没有热情和色彩,需要老师付出更多的心力。



 “别人家的孩子”的内心,谁人懂?(一)


 

我曾经的生活是苍白的,是无色的。夜以继日,日以继夜,我只是沿着数轴缓缓移动的一个点罢了。



“温水煮青蛙”是用来形容我的词。

我曾经的日子里,情感是可有可无的东西,我可以为了自己并未感到开心的笑话而笑,也可以为了未能打动自己的眼泪而哭。一切都是按部就班、随波逐流地进行着。是的,就是这个词——“进行着”。

 


这可能是因为我们一家三口都是行动派吧!我们可以为彼此默默地付出很多,很多,却也没有太多彼此间情感的表达。

 


所以,在我这十几年的人生中,因为情感不常出现,从而不曾了解它、懂得它,不知道如何用心去感受它,自然而然,也不能与别人共感到一些爱。

 


如果我的生命不曾和这座江南小村庄有所交集的话,那么一切的一切,可能会像一条笔直的直线一般,陪我走完一生。

 


不会有弯路,也不会有波澜。

 


有人会问,难道诸事顺利不好吗?

可是不多走弯路,不多看街景,又算得上什么充实,什么精彩呢?

 

 


是的,对漫长的人生而言,那条“弯路”上的风景,也许更美,因为那是他自己走出来的,他会从中体会到人生五味,他的生活会有欢笑更会有泪水,有顺境更会有逆境,会波澜起伏而不是平静如水,这才是人生。

 


只有经历了,体验了,感受了,灵魂才会变得丰富,才会活成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而无论孩子走多少“弯路”,我们陪着他,远远地看着他,在他求助时给他力量和方向,这才是我们对他最大的爱。并且,这真的是条“弯路”吗?也许它才是真正的“康庄大道”。

 

 

维纯在颐和学校到底经历了什么?

大家一定很好奇吧!请看下篇。


 

 

“别人家的孩子”的内心,谁人懂?(一)



活动信息发布

一、爱未来·老君山重装徒步穿越:20191120-1124日。报名公告链接:爱未来·老君山重装徒步穿越∣活动公告


二、爱未来· 孝亲之旅第九期(珠海站):2019125-129日(公告即将发布)

 

“别人家的孩子”的内心,谁人懂?(一)

“别人家的孩子”的内心,谁人懂?(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