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与百万雄兵|成长变化(六)

标签:
爱与幸福理论教育情感杂谈 |
分类: 生命觉醒反思类 |

生命成长营小营员雨轩说:“认识自我会让你向更高的境界迈进。”太对了,雨轩道出了修行自我的第一步,这是敲门砖。唯有看见“我是谁”,才可能“成为谁”。我们越用外在的物质、知识、身份地位、财富来修饰光鲜的皮囊,掩盖真实的自我,内里就会越脆弱不堪和痛苦不已,只有脱掉这层光鲜的皮囊,看见自己、认识自己、接纳自己、直面自己、成长自己,你才能表里如一,才能成长为优秀的人,才能获得真快乐、真幸福!
雨轩非常真实而深刻地剖析了自己,让我很震撼,一个青春期的孩子,如此有勇气地对自己“动刀子”,太让人佩服了!他说:“他要只身一人,带着百万雄兵的力量去成长!”少年勇,又岂只有勇。
在此,我想对雨轩说,每一次的看见,都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每一次的看见不是结论,不是评判,不是贴标签,而是用正向的方式看见真相,再坚定地用爱与信的力量去成长,你就一定能成为优秀的人。你已经具备了这样的素质,我们静待花开时!

人是在不断成长的,这一点毋庸置疑,而成长的过程中,人们在不断地进行探索与认知,人皆如此。而中国式的教育,所谓应试教育,并没有授予正在成长的青少年们如何认知自己,如何处理好“人”与“我”的关系,那这一点在何处获取呢?
今日就拿“我”开刀,正处于青春期的人最容易忘乎所以,失去本心,而受到原生家庭、学习、社会与媒体的灌输(之所以用灌输一词,实则也可以算是“强行输入”了)这个年龄阶段的人容易脆弱无助,容易迷失方向,失去自我,失去真正的,最美好的“我”而又只留下了“我”。

当今社会将“人”分类,其实并无高低贵贱,但因为有人如此认为,便有了高低贵贱。所以,今日郑委老师所说,就为分类人之方法如下:

现世的人,大多为一般的“人”,越过黑线,你就会开始丧失人性,拾起兽性;而越过红线,你就将作为“兽性”的本质剔除,从而成为更好的“人”,如贤人、圣人。
这些又有所细分,而“我”是为自我认识的结果,“我是谁”?而“人”被分的类别则是界定“我”、衡量“我”的标尺。将一个真实的“我”钉在标尺上可以更好地认识自我,而认识自我会让你向更高的境界迈进。
我,应该也是广大“一般的人”中的一员。原来的我,是十分“自我”的人,其实应该是“自我意识过剩”的表现,我掩饰得很好,时常烙上“谦虚”的标签,实则不然,我前不久突然意识到我有傲气与自负。所谓“谦虚”只是因为不敢在真正强的人面前显示出来,而被他们压制。在此之前,我虽然也帮助别人,也出自真心,但除了开心之外,感受到的只是日发膨胀的自傲,正如我写诗,诗人都是有傲骨的,但我认为不应该自负。

远之曾跟我谈起:“当今中国,太多利己主义者,太多为自己而活的人,而中国的应试教育和填鸭式教育很有可能造就出更多这样的人。”
我不知道他讲的对错与否,我们两个人在一个观点上达到一致:“人”不能太“大”了,要站在人类的角度去想,正如我们是人,要实现人的价值就是为人类做贡献,推动人类的进步,而不是毫无意义地死缠烂打。
在竞争如此强烈的社会,很难想到这一点,即使想到,如我一般,却是为了达到更大的目标,甚至有段时间觉得可以连朋友都不需要,因为他们在用他们的感性扰乱我自认为的“理性”。那时,我还只是为了自我价值而活。
那么爱呢?与朋友之间我显然太少了。“爱是可以化解一切的良药”这句话,一开始我不理解。初中时期的我,也可以称为稚嫩时期,基本只看理论类书籍,即使不能完全看懂,但让我受益匪浅,我爱物理,我必须让它第一,事实上有好几次都做到了,但我害怕,害怕名次掉下来,而往往就是这种心态让我走偏。
上了高中,缓一缓,发现还有那么多的关系要处理,无论是什么关系,谁与谁的关系,都十方复杂,我进入了一个忙于处理人际关系的时期,为了我的利益,我甚至开始筛选谁可以为我所用,而谁不能,我慢慢发现,人只有付出了时间,才能交到真朋友、真兄弟,但我不知为何。

远之曾赠予我一句话“黑夜中,我只身一人,却仿佛带着百万雄兵”,很长一段时间我带着这句话活着,我只能感受到一个人的雄壮,很自我,但有着一往无前的霸气,可有些时候,我需要爱,我们需要爱,作为动力与力量,作为构建起人类关系与精神交流的桥梁。
现在,我却愿意说“黑夜中,我只身一人,却带着百万雄兵给我的力量”。有了爱,可以真实地去认知自我,作为源动力向红线(红区)迈进。这是在营中学到的。
【小编心语:太对了!看到这里,我有些激动。生命成长营就是为孩子们注入爱与信的力量,激发他们内在的源动力,让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力量追求生命的意义。孩子感悟到了,我们做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