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案例大道理|要感觉好是最大的自私「生命有声书·第十六辑」

标签:
爱与幸福理论教育情感 |
分类: 感受生命的故事 |
夫妻之间往往没有什么多大的事情,都是一些小事,比如说吃饭,民以食为天,我们每天都要做饭吃饭,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发生矛盾吗?这一期,让我们一起聆听做饭的故事......

【故事背景】燕子的爱人受伤了,她忙完工作后赶到医院陪老公看医生,然后两个人一起买菜回家,燕子让爱人好好休息,她来做晚饭。
【故事经过】本来是高高兴兴的做饭,可做着做着,她的肚子开始不舒服,不停地跑卫生间,又想给老公做好吃的补补,可身体却不给力,做着做着心里的委屈就出来了,我也不舒服还得伺候你,你真不让人省心,让自己受伤。
饭菜摆上桌喊爱人过来吃饭,燕子的脸色特别难看,爱人问怎么了。她说肚子不舒服总跑厕所。爱人责怪她不提前说,别人又不知道你难受,摆张臭脸给谁看呢。燕子听爱人那么一说,心里更觉得委屈了,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说:“无论遇到什么事情,我表面都要装着很淡定,心里的害怕不敢表现出来,遇事儿还得需要我撑着”。老公吼着问:“即使你不做饭也没关系,我也不会说什么,我可以起来做,你难受又不说,到底想让我怎么样呢?…….”燕子心想你别惹麻烦就好了。饭也吃不下去了,老公吃完气呼呼地走了。剩下燕子一个人坐在那里抹眼泪反思,后来老公过来道歉,燕子哭得更厉害了,觉得自己被看见和接受了,哭着和爱人说:“其实根本不怨你,这是我惯有模式,遇事不会示弱求助,总爱强撑着自己,又不能任劳任怨,我开始还好好的,慢慢心里的怨就出来了。”爱人想哄着她吃点饭,她实在难受就早早睡觉了。
【故事后记】第二天燕子先到家,想着要和爱人正式道歉表达,当时正好在听老师讲夫妻关系,更觉得自己做得不好了,她就是典型的有形的付出和索要无形的回报,希望爱人能懂她爱她,让她的感觉好。
爱人回来后在沙发上挨着燕子坐下,看着她,拉着她的手说:“老婆对不起,你昨天身体不舒服还坚持做饭,我还对你发火,我总是这事儿那事儿的,让你担心受怕,我没有给你安心。”听完燕子的心被触动了,特别的感动,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然后对爱人说:“是我做得不好,以前总觉得自己改得还挺好,在关键时候,我还是更在意自己的感受,根本不能去感受你的感受。就象昨天晚上一样,你莫名其妙地躺着中枪,我刚听启明老师讲,才发现自己一直在向你索取,索要那种看不到的无形的东西,索要你对我的理解,索要我们心心相通的感觉,心里总想抓住点什么让自己安心,是我太自私了。”
然后他们拥抱在一起,又说了很多,都是说自己的不好,找自己的问题,最后达成共识,她们的关系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再像以前有事憋着不说,心里生气很久,现在有啥都能说出来,彼此更加了解对方,他们的心走得更近了,因为爱一直都在。
故事中的燕子是不会示弱的女人,她觉得弱就会不被人喜欢,其实她说的弱是软弱,软弱的人是不自信的,用外在的强大来掩饰内心的软弱,只有内心强大的人,才会主动示弱。
【知识点解读】很多人都懂得爱是给予而不是索取,但真正能够做到的人又有几个呢?有意思的是,绝大多数的人不敢面对这一点,自欺欺人的“爱”着周围的人,“爱”着自己的家人和孩子。
简单地说,就是用“爱”的外在模样(爱是手段和工具)来达到自己内心想要的结果(满足自己内心的需求)。
比如说很多女性,她们倾其所有“爱”着爱人和孩子,却要爱人和孩子让她“感觉好”。总是觉得“我这么辛苦,都是为了这个家为了你们,你们怎么就不知道理解我呢?”,表面看似一切为了别人,其实这都只是外在行为,这个行为背后藏着一颗要“自己感觉好”的心。
这样的人不关注对方的内心世界,也不关注对方的喜怒哀乐,或者说表面关注假装关注,而内心只要”让别人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和学习“的结果,这就是自私,自私就远离了爱,因为爱是无私的。
精神层面的需求,比如爱,理解,尊重,信任,感受好......这些都是无价之宝,越“索要”越远离,越“给予”越得到。——要“感受好”是隐藏最深的自私,发自内心懂得了这一点,人就开始学会爱别人了,人就开始感受光明了。
让我们一起“把爱传出去,把幸福带回家”
欢迎朋友们和学员们分享更多的好的故事、学习感受和自家改变的故事给我,我会发布到博客上和微信公众平台上我的邮箱是zw-mail@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