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郑委老师
郑委老师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9,677
  • 关注人气: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谈谈我对“无我”的理解

(2019-05-30 11:55:06)
标签:

爱与幸福理论

分类: 生命觉醒反思类

【前言】

国文化的核心是敬天法祖,天人合一,就是要告诉我们要尊道守德,要追求或者无限接近无我利他、天人合一的人生境界。这是人生的终级目标。


“无我”并不是失去自我,而是发自内心地懂得,人类真的太渺小了,只是世间的一粒。“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而无我时,就会“以道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也就是说,当你“有我”时,你常会以自我感受为主,可你的视野是狭隘的,你看的万事万物也会是狭隘和无明的;当你“无我”时,你就和规律在一起,你就和自然在一起,你会把自己当成沧海一粟,你的身心融入自然,你的生命就与广博的大地一样宽广,身体和思维会轻盈和愉悦,会更有高度和格局。

 

可是,要做到这点是很不容易的。我们所有人都是从“有我”开始,先去感受自己、看见自己、再去奉献中内观,也才能慢慢走到“无我”的境界。这是我们一辈子追求的方向。

下文是西安家国情怀研修班的学员李杰,上完课后,对于“无我”的理解和感悟。他感悟得特别好,说了一个人如果真正无我,人生会有哪些不同,一定会让自己过得美好和幸福。



谈谈我对“无我”的理解

【正文】

为什么要追求“无我”的境界

文:李杰



“无我是今天听到最多、感受最深的一个词。

“无我”才能利他。

“无我”才会奉献。

“无我”才会有责任,无论是对家对国都是一样。

“无我”才会有真正的自信。

“无我”才会拥有智慧,提高水平和能力。

因为,“无我"会产生强大的内在力量。

 

下面我把自己的感受分享给大家,粗浅地谈一谈对“无我”的理解和应用。

 

“无我”首先是态度的转变,修养的提升。一个“无我”的人永远是谦恭的,一个“谦恭”的人给人的感受是美好的,正因为给别人的感受是美好的,因此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和喜爱,大家更愿意帮助你和支持你。

 

二是自己对“无我”有了“信”的力量这促使我的力量得到增强,一个人将从内而外地散发着人性的光芒,照亮别人也提升了自己。

 

三是“无我”会带给自己更加“利他”“奉献”的行为。让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别人有益,而自己又因为“无我”而不争,从而使一滴水融入大海之中,使自己有足够的勇气和力量面对问题、困难、挫折,从而走向光明。为什么呢?因为“利他”和“奉献”会让别人对你产生信任,会让别人给你加油鼓劲,从而产生应对困难的勇气和力量。 

 

四是“无我” 会带来人际关系的改善。因为“无我”了,所以会更加“利他”了。使自己变成一个更加有爱并且付出爱的人,使自己生活在一群人中而不是一座孤岛,“无我”使自己的社会程度更高,也更加有利于国家和社会。 


五是“无我”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关键。正因为“无我”才能将我归于初心,归于人民,归于单位,才能以更高的眼界看待万事万物。当一个人真正地“无我”时,他才会以“天下事”为己任,才会迈出为社会做贡献的步伐。那么心中的小我产生的恐惧和害怕也就荡然无存,心中升腾起的是一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无穷大的内在力量。

 

这个人的人格、眼界、心胸、格局才会提升,人生也将更有意义,生活才会更加有趣,对己,对家,对国的责任才会承担起来,也才会过得真正美好!

 

六是“无我”才会长智慧。因为有智慧的人存于人民之中,“无我”的人不会纠结自我,会倾听别人,会欣赏别人,会发现别人的优点和光芒所在,从而才会“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才会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才会运用这一火花,使自己的水平更高。因此解决任何问题的能力也会得以提升,成为一个统筹解决问题的人,成为一个有条理解决问题的人,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没水平的人。


谈谈我对“无我”的理解

                                                                                                                      


爱与幸福全国微信群管理员微信号: ayxf100

课程咨询:    周老师 13516700331

郑老师助理:孟老师13511057996

颐和学校:    卢老师 13758270546

爱与幸福爱未来: 贺老师13805797503

心灵成长爱相伴: 盯盯老师 18998944498

心灵小院:修兰老师15916211961

爱与幸福大家庭微信公众号:ayxfdjt

郑委老师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cpep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